第115章 官渡易帜与洛阳破围

建安十四年的寒冬,中原大地的战火并未因凛冽的朔风而止息,反而随着林羽的全面反击与曹操的困兽之斗,燃烧得愈加炽烈。战局在黄河两岸的关键节点上,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

一、 北线溃决,官渡易主

官渡前线,战况惨烈到了极致。曹仁在得知陈留告急、牛金援军被歼的消息后,虽心急如焚,却深知官渡要塞关乎整个中原防线的存亡,迟迟不敢全力驰援,只能分派部分兵力试探性东向,主力仍被牢牢钉死在营垒之中。

然而,正是这短暂的犹豫与兵力分散,给了魏延和庞统可乘之机。庞统敏锐地捕捉到曹仁大营的调度迹象和随之而来的守备空虚,决意不再等待。他与魏延精心策划了一场昼夜不停的轮番猛攻,以投石车与弓弩持续压制,辅以精锐死士的多路夜袭,极大地消耗和疲惫着守军。

终于,在一个天色未明的拂晓,魏延亲率敢死之士,凭借连日挖掘的隐秘坑道,突入官渡核心壁垒的关键段。曹军连日苦战,已是强弩之末,防线瞬间被撕开一个缺口。庞统见状,下令总攻的鼓声震天动地,荆州军主力如山洪暴发般涌入。曹仁虽亲临缺口浴血奋战,斩杀数十人,终究无法挽回颓势,只得在亲卫拼死保护下,弃守营垒,率残部向北方重镇延津溃退。

至此,曹操经营多年、视为生命线的官渡要塞,宣告易主。北进邺城的战略门户,已向林羽敞开。捷报传至洛阳城外林羽大营,全军振奋,士气如虹。

二、 中路锁城,子龙困敌

几乎在官渡捷报抵达的同时,林羽新的军令也送到了猛攻陈留的赵云手中。

“令:镇军将军赵云,即日起,对陈留改强攻为围而不攻!深沟高垒,锁死四门,断其外援粮道即可。不必急于破城,亦要避免曹仁残部与陈留守军里应外合。汝之要务,乃困住城中守军,使其不得动弹,静待北线主力解决曹真后,再定行止!”

赵云得令,虽略感未能一鼓作气拿下城池的遗憾,但深谙此乃更高明的战略。他立即调整部署,将攻城主力转为构筑更为严密的包围工事,游骑四出,彻底隔绝陈留与外界的联系。陈留守军本已岌岌可危,见荆州军攻势骤停,转为长期围困,心中稍安之余,更大的绝望感却开始蔓延——他们已彻底沦为孤军,生死完全系于主战场的胜负。

三、 水师北上,云长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