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御前献策,开源节流

暮色四合,宫灯初上。齐珩处理完一日积压的奏章,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脚步却不自觉地又转向了景仁宫。仿佛只有踏入那片宁静的殿宇,见到那个清丽的身影,一日朝堂上的倾轧与烦闷才能被稍稍涤荡。

林清玥正吩咐宫人摆晚膳,见他来了,脸上便漾开温柔的笑意,迎上前替他解下略带凉意的披风。

“皇上来得正好,晚膳刚备下,今日有小厨房新学的胭脂鹅脯,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齐珩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软,紧绷的神色缓和了许多。他拉着她一同坐下,宫人们悄无声息地布好菜后,便识趣地退了下去,留帝妃二人在暖阁内安静用膳。

席间,齐珩想起一事,眉宇间难得地带了几分轻快,开口道:“云裳,你可知你献上的那龙骨水车,在南方推行后,效果显着?”

林清玥为他布了一块鹅脯,浅笑回应:“臣妾居于深宫,只盼能略尽绵力,具体情形,还需皇上告知。”

“何止是略尽绵力!”齐珩语气带着赞赏,“各地奏报,水车所至,汲水灌溉,原本干涸的田地得以滋润,许多濒死的禾苗都被救活了!虽大旱未解,但因此保住的收成,足以让数十万百姓免于流离失所。如今民间对你这位皇贵妃,可是交口称赞,甚至有人为你立长生牌位呢。”

他说着,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寻常妃嫔若得此盛誉,怕是早已喜形于色,或趁机为自己、为家族讨要封赏。但林清玥闻言,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些许欣慰的柔和表情。

“能帮到百姓,臣妾心中甚慰。长生牌位不敢当,只愿天公早日作美,降下甘霖,解了这旱情才好。”她语气平和,并无半分骄矜,仿佛那惠及万民的功劳,与她并无多大干系一般。

这份宠辱不惊、心系百姓的胸怀,让齐珩心中更是爱重。他感叹道:“若是朝中大臣,都能如玥儿你这般,事事以百姓、以社稷为先,朕又何至于如此劳心劳力。”

这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无奈。

林清玥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情绪的低落,她放下银箸,为他斟了一杯清茶,柔声道:“皇上是一国之君,心系天下,劳心自是难免。不过,臣妾愚见,治国或如持家,无非‘开源’与‘节流’二字。若能源头活水充沛,家中用度规划得当,许多难题,或许便能迎刃而解。”

“开源节流?”齐珩品着这四个字,虽是老生常谈,但从林清玥口中说出,他似乎总能听出些不一样的意味。“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如今国库空虚,南方旱情虽因水车稍缓,但赈灾支出依旧巨大,慕容峰又以边防耗资为由掣肘于朕……这‘源’,从何而开?‘流’,又如何去节?”

他看向林清玥,眼神中带着询问,并无轻视之意。经过水车一事,他深知眼前这个女子,胸中或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