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可是此次月考算学答卷上,用‘割圆密法’求解田亩,思路清奇的那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文渊眼中精光更盛,他显然已经看过月考卷子,对陈耀祖有印象。
“正是学生。”陈耀祖谦逊道。
“好!好!好!”沈文渊连道三声好,脸上满是发现璞玉的欣喜。
“不墨守成规,能自出机杼,观天地而悟其理,这才是做学问的真谛!
你那算学答卷我已看过,如今又亲耳听闻你这季风之论,果然名不虚传!”
他越看陈耀祖越是满意,主动邀请道:“老夫平日除了教授算学,也在整理一些前朝地理志异,尤其是关于海疆风涛、潮汐规律的记载,其中颇多疑难未解之处。
陈小友若有兴趣,闲暇时可来老夫的‘格物斋’坐坐,你我一同参详探讨,如何?”
这简直是天降的机遇!能得算学博士、地理大家沈文渊的亲自邀请,是多少监生求之不得的事情!
陈耀祖心中激动,连忙深深一揖:“承蒙沈博士看重,学生荣幸之至!定当择日登门求教!”
沈文渊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三人几句,这才背负双手,飘然而去,临走前那意味深长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陈耀祖身上。
待沈博士走远,王富贵猛地跳起来,激动地捶了陈耀祖一下:
“耀祖哥!你行啊!散个步都能捡到个博士当先生!还是大名鼎鼎的沈博士!”
姚宗胜也笑道:“看来我们日后,也能跟着沾光,去格物斋开开眼界了。”
陈耀祖望着沈文渊离去的方向,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没想到,一次随意的园中闲谈,竟会因为王富贵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引出了季风的讨论,进而吸引了沈博士这等大人物的关注。
这让他更加确信,知识无论古今,其背后蕴含的规律是相通的。
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即便是在这注重经史的国子监,他那些“超前”的见识,也终有绽放光彩的一天。
而沈博士的青睐,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国子监的生活,果然越来越“多姿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