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消息的郭云霆直接调集10万大军对怀远侯驻地发动了进攻。
怀远侯借此机会直接向京城求援,说大梁大军压境,并没说把自己的事交代清楚。
这就导致朝廷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朝堂之上,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晴天霹雳。
“岂有此理!大梁安敢如此欺朕!”
李长民看完怀远侯张天虎的求援奏章,龙颜大怒,一掌重重拍在龙案之上,声震殿宇,
“突厥新败,我大乾兵威正盛,他大梁竟敢陈兵边境,犯我疆土!是觉得我大乾的刀锋不利了吗?”
奏章中,张天虎极力渲染大梁如何无故挑衅,如何悍然发动进攻,己方如何被迫反击,如今如何形势危急,恳请朝廷速发援兵,以振国威。
至于他如何主动挑衅、如何杀害大梁士兵、如何扣押使臣等关键细节,则被完全隐去。
殿内文武百官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突厥之战,虽大胜尚未传至京城,然朝廷上下皆坚信,此战必胜。
大梁此举,在不少激进的官员看来,无异于虎口拔牙,只要收拾了突厥,大乾挥师南下,岂有他大梁活路。
“陛下!”一名御史出列,慷慨陈词,
“大梁此举,实乃藐视我天朝威严!若不予以迎头痛击,四方藩国岂非皆以为我大乾可欺?
臣以为,当立即发兵,以雷霆之势,击溃来犯之敌,扬我国威!”
“臣附议!”兵部侍郎也站了出来,
“怀远候虽偶有……激进,但既已与敌接战,朝廷断无坐视之理。且东南防线关乎京畿安危,不容有失。应即刻调遣京营兵马,驰援怀远候,并令周边州府协防。”
主战的声音一时占据了上风。
胜利带来的骄傲情绪尚未消退,很容易点燃新的战火。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情绪左右。
“陛下,臣以为此事尚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