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蔡琰在“悦来客栈”安顿下来,过程还算顺利。客栈掌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个人精。他见赵云带着兵器,蔡琰气度不凡,虽然行李寒酸了点(主要是那两车纸看起来不像值钱货),但态度还算客气。
“上房一间,每日五十文。通铺床位,每日十文。驴车和马匹寄存在后院,草料另算。”掌柜的扒拉着算盘,报价清晰。
赵云一听上房价格,心里就咯噔一下。五十文!够普通人家吃好几天的了!他下意识就想选通铺,但转头看到一旁安静站立的蔡琰,立刻把这个念头掐死了。让蔡邕蔡大家的千金、当代顶级才女去睡大通铺?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别说师父会清理门户,恐怕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要一间上房。”赵云咬着牙,摸出铜钱。心里在滴血:这哪是住店,这是抢钱啊!造纸成本还没收回,这花钱如流水的日子已经开始了。
蔡琰何等聪慧,看出赵云的窘迫,轻声道:“赵师兄,寻常客房即可,不必破费。”
“不行不行!”赵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师父说了,务必保证蔡小姐安全舒适。通铺人多眼杂,不安全。上房清静,您也好看书。” 他心里补充了一句:主要是怕您被通铺的脚汗味儿和呼噜声吓着,回头给我差评。
最终,还是要了上房。安顿好蔡琰和行李货物,赵云也顾不得休息,摩拳擦掌,准备开展他的“创收大计”——卖纸!
在客栈小二的指点下,赵云推着一小车竹纸(没敢全带,怕太扎眼),蔡琰则戴上了一顶有薄纱遮面的帷帽,两人来到了真定县城最热闹的商业区——西市。
好家伙!这西市比他们进城时看到的主街还要热闹三分!如果说主街是“商业步行街”,那西市就是纯粹的“批发兼菜市场”。地面是泥土夯实了的,被无数双脚和车轮碾得凹凸不平,还混合着各种可疑的水渍和污物。空气中弥漫着鱼腥、羊膻、汗臭以及各种香料、食物混杂在一起的、极具冲击力的味道。
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卖什么的都有:活鸡活鸭在笼子里扑腾,鲜鱼在盆里张嘴,猪肉羊肉挂在架子上,蔬菜瓜果堆成小山,还有卖陶罐、竹器、柴火、草料……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甚至还有因为缺斤短两而引发的争吵声,简直要把天灵盖掀开。
赵云推着小车,艰难地在人流中穿梭,好不容易在靠近市场边缘、相对不那么拥挤的地方找到一小块空地。他把车停好,将上面苦布掀开,露出里面洁白平整的竹纸。
“蔡小姐,您看这儿行吗?”赵云擦了把汗,问道。
蔡琰隔着帷帽打量了一下四周,微微蹙眉。这环境……实在与她想象中“纸墨飘香”的雅致场面相去甚远。旁边就是个卖大葱的摊子,浓郁的葱味直冲鼻端。但她还是点了点头:“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此处人流尚可,暂且一试吧。”
怎么卖呢?赵云和蔡琰大眼瞪小眼,都是头一回干这事儿。
赵云清了清嗓子,尝试着吆喝:“那个……卖纸了啊!上好的竹纸!又白又滑,写字不晕,画画不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