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二虎竞食”毒计,如同投入池塘的两块巨石,在徐州及其周边激起了层层涟漪。密信送达后,小沛的吕布和徐州的曹豹,这两个心怀鬼胎的人,都开始暗中行动起来,徐州上空,战云再次密布。
首先发难的,是早已按捺不住的吕布。
吕布自兵败后,蜷缩在小沛,兵少粮缺,日子过得紧巴巴,看隔壁刘备坐拥富庶的徐州,早就眼红得不行。曹操的“密信”如同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虽然陈宫一再提醒可能是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但吕布利令智昏,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他决定趁刘备主力在外布防、内部不稳之机,突袭徐州!
然而,吕布虽然勇猛,但也不是完全无脑。他知道强攻硬打损失太大,于是想到了一个更“省力”的毒计——里应外合。他秘密派人联系上了徐州内部对刘备不满的曹豹。
曹豹接到吕布的密信,心中狂喜。他正愁自己势单力薄,不敢轻易动手,如今有吕布这头猛虎愿意挡刀,他自然乐意当内应。双方一拍即合,约定由曹豹在城内制造混乱,打开城门,接应吕布军入城。
计议已定,吕布立刻以“秋猎”为名,点起麾下所有能战之兵,约八千余人,由大将高顺、张辽等率领,偃旗息鼓,昼伏夜出,悄无声息地向徐州治所郯城方向运动。
此时,刘备的主力在哪里呢?
原来,秋收时节,徐州北部与曹操接壤的边境传来急报,有小股曹军骑兵越境骚扰,抢掠粮草。刘备担心是曹操大举进攻的前兆,不敢怠慢,亲自率领关羽、张飞及大部分精锐部队,前往北部边境巡防、弹压。郯城的防务,则交给了赵云,并留糜竺、陈登等文官处理政务。同时,刘备也对曹豹不太放心,命他率本部兵马驻守郯城西大营,名为协防,实为监视。
这就给了吕布和曹豹可乘之机!
这一夜,月黑风高。郯城像往常一样,城门紧闭,城头巡逻的士兵举着火把,来回走动。一切似乎平静如常。
赵云不敢大意,亲自在城头巡查。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曹操那边的小股骚扰太过蹊跷,像是故意吸引主力北调。他加派了岗哨,叮嘱士卒提高警惕。
然而,百密一疏,祸起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