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两淮制置使的支持

晨光洒落在庐州庄园的青石板上,露水未干,空气中弥漫着稻穗初熟的清香。陈墨站在田埂边,手中握着一卷账册,目光扫过眼前的试验田——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每一株都挺拔如剑,仿佛能割裂天际。

“产量测算已完成。”苏婉娘从田垄那头走来,手中捧着一本密密麻麻的记录簿,“每亩平均产量比去年提升了三成,若推广至整个庐州,今秋可多收三十万石。”

陈墨点头,翻开了账册的第一页:“把这份数据抄录三份,一份呈给制置使,一份送入盐场,还有一份……”他顿了顿,视线落在远处缓缓驶来的马车,“留作备份。”

慕容雪策马而至,翻身下马时铠甲轻响,神情却带着一丝凝重:“他们到了。”

一行人很快出现在庄园门前,为首的正是两淮制置使张敬之。他身着深蓝官服,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几分谨慎与审视。随行的还有两名幕僚和几名护卫,皆是神色肃然。

“陈少主。”张敬之下了马,拱手示意,“听闻你这‘金穗稻’颇有奇效,今日特来一观。”

“制置使请。”陈墨微微一笑,引着他走向试验田。

沿途,他一边介绍种植过程,一边指出改良之处。张敬之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偶尔也会向身旁幕僚低声询问几句。走到田中央时,他忽然停住脚步,望着一株稻穗出神。

“此稻抗倒伏?”他问。

“是。”陈墨取出一把小刀,轻轻削断几根稻杆,“您看,茎秆坚韧,即便遇暴雨也不会轻易折断。”

张敬之一时无言,只伸手抚摸稻穗,像是在确认某种真实。

“传闻说,这稻种是你亲手培育?”另一名幕僚开口,语气中带着试探。

“是我与庄中老农共同摸索所得。”陈墨答得坦然,“技术虽新,但根基仍在土地之中。”

幕僚没再追问,只是低头记录。

午后,众人回到庄园大堂。桌上早已摆满了样品:金黄饱满的稻谷、染色后泛着幽蓝光泽的丝绸、用改良织机织出的细密锦缎,还有盐场最新一批的结晶盐——洁白如雪,颗粒均匀。

“这些都是我们这段时间的成果。”苏婉娘亲自介绍,“尤其这盐,经过工艺改进,杂质更少,口感更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