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着咸涩的气息,拂过甲板上的血迹。陈墨站在船头,望着远处渐近的海岸线,心中却仍萦绕着那艘快艇上刻着的“辰时三刻”。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那枚假金印翻来覆去地看,仿佛能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慕容雪从了望塔下来,脚步轻而稳,走到他身旁,低声道:“敌船残骸已打捞完毕,火折子也在其中。”
陈墨点头,接过她递来的布包,轻轻展开。一枚未燃尽的火折子静静躺在其中,表面焦黑,但仍可辨认出一串细小的编号——那是李氏私窑特有的标记。
“苏婉娘已经比对过了。”慕容雪继续道,“这批火折子原本用于军械运输,但……”她顿了顿,“它们最后出现在突厥边境。”
陈墨眉头微蹙,指尖摩挲着那串数字,眼神沉了下来。
夜色如墨,书房烛火摇曳。苏婉娘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枚放大镜,正仔细比对账本与火折子上的编号。窗外传来巡逻的脚步声,屋内却只有纸页翻动的沙沙声。
“没错,是同一批。”她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她收起放大镜,将火折子小心放入锦盒。
柳如烟推门而入,衣袖微动,带进一股淡淡的檀香。“你找我?”
“嗯。”苏婉娘将锦盒推过去,“这是缴获的火折子,编号与李氏旧账一致。但更奇怪的是——”她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这些火折子不该出现在突厥,除非……有人把军械卖到了那边。”
柳如烟闻言,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你是说,李玄策勾结突厥?”
“不止。”苏婉娘摇头,“火折子不是唯一证据。我在战后整理物品时,还发现几支箭矢尾羽染料与江南织机改良后的配方相同。”
柳如烟瞳孔微缩,“你是说……嫁祸?”
“不排除这个可能。”苏婉娘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星辰,“他们想让朝廷以为,是我们私自向敌国输送武器。”
柳如烟沉默片刻,忽然道:“我去一趟突厥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