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的手指还停在那块松动石板的边缘,火光映出他掌心渗出的血痕。竹简上的字迹已被血渍微微晕染,但“戍时三刻”“热胀可破”几个字仍清晰可辨。他缓缓收手,将竹简交予亲卫:“原样封存,送至主厅。”
没人说话。地道里的空气像是凝住了。
片刻后,陈墨转身,脚步沉稳地走向出口。铁门在身后合拢,发出一声闷响。一行人踏上地面,夜风扑面,庄园内外已布满巡逻火把,影影绰绰的人影在墙头移动。
刚入主厅,一名水营斥候跪地禀报:“巢湖方向急讯,昨日午时,一艘无旗船在支流浅滩沉没,船身裹草,舱口钉死。兄弟们拖上岸才发现,是艘倭船。”
陈墨眉峰微动:“人呢?”
“全死了。泡得发白,身上没伤口,像是被灌了药沉的。”斥候递上一块湿透的铜片,“这是从舵底暗格里抠出来的,缠着油布,应该就是他们要运的东西。”
陈墨接过铜片,入手冰凉,表面蚀着细密纹路,形如龟甲,中央凹陷处有七个小孔呈北斗排列。他指尖抚过孔缘,能感觉到内部有极细微的滑动声。
“这不是普通铜饰。”他低声说,“是机关筒。”
消息传开,不到半炷香时间,慕容雪、李青萝、完颜玉、郑和陆续抵达主厅。
李青萝先上前,接过铜筒仔细端详。她从耳坠中取出一根细银针,轻轻探入其中一个孔洞,手腕微颤,似在感知什么。片刻后,她道:“里面有三层卡簧,错位嵌套。强拆会压碎内胆,怕是图纸也会烧毁。”
“你能开?”陈墨问。
“试试。”她点头,将铜筒置于案上,五指张开,七根银针同时插入孔中,指腹轻旋,动作如诊脉般沉稳。随着一阵极轻的“咔”声,铜筒顶部弹开,露出内藏的羊皮卷。
郑和立刻凑近,展开羊皮卷。墨迹有些模糊,但能看出是幅海图,标注着三处火山符号,位置偏东,远离已知航线。
“这是倭国东部海域。”郑和手指划过图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活火山。但他们标了数字,一、三、七,不是方位,也不是距离。”
慕容雪站在沙盘旁,忽然开口:“把第313章的地图调出来。”
亲卫迅速取来《坤舆万国全图》副本铺在长案上。慕容雪将两张图并列摆放,目光来回扫视。她拿起炭条,在空中虚画三角,又放下,再比对。
“不对称。”她说,“但这三个点……夹角相等。”
郑和闻言,立即取出六分仪,对照星象与地图比例测算。他沉默片刻,抬头:“是等边三角。误差不超过半度。中心点在这儿——”他用炭条点在一处空白海域,“中途岛链南侧,没有陆地,只有暗礁。”
“补给点。”慕容雪声音冷了下来,“他们不需要落脚处,只需要一个中转坐标。三座火山为锚,形成固定三角区,无论从哪边来,都能校准航向。”
陈墨盯着沙盘,忽然问:“苏婉娘之前画的烟雨绫海贸图,还在不在?”
“在库房。”亲卫答。
“取来。”他说,“她用茶梗染色时加了荧光粉,夜间能显隐线。若这三处真有航线,必有她未明说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