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毕,陈氏庄园改建为淮南联合兵工厂,专产蒸汽火炮与模块化铠甲。原住民迁至盐场服役,田亩改筑靶场。令至即行,不得延误。”
末尾盖印,赫然是那枚新铸家徽。
慕容雪看完,脸色沉了下来。“他们不是要清除支持者,是要彻底抹掉这个据点。”
“不止。”完颜玉盯着地图,“蒸汽火炮需要稳定动力源,模块化铠甲依赖精密车床。这些设备不会凭空出现。他们在别处已经建好了生产线,只等时机转移过来。”
陈墨将薄绢铺在桌心,四周压上石镇。他看向郑和:“你测算过那批旧家徽的铸造时间,能不能反推其他部件的生产周期?比如齿轮、阀体、连杆?”
郑和思索片刻:“若材料来源相同,工艺一致,可通过氧化层叠加速率估算。但我需要实物样本。”
“明日我会让人送来。”陈墨道,“从上次爆炸现场回收的所有金属残件,全部集中到工坊侧厅。”
话音刚落,一名侍卫匆匆入报:“西岭方向有动静,今晨发现一辆运货马车翻入沟壑,车上装载的木箱破裂,露出内部青铜构件。当地村民不敢靠近,已派人封锁现场。”
“去看看。”陈墨起身披袍。
“您不能去。”慕容雪拦住,“那里已是敌控区边缘,埋伏风险太高。”
“我不亲自去。”他走向书架,取出一个青铜腰牌,打开暗格,倒出几粒金穗稻种子,又取出一支细管玻璃瓶,“但得有人带我的标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将瓶子交给侍卫:“交给楚红袖,让她提取土壤附着物送检。重点查是否有鲸油残留——胡万三的船队用鲸油驱动蒸汽机,若有匹配成分,说明这批货来自海上补给线。”
完颜玉皱眉:“你是怀疑……南洋来的零件?”
“如果是本土制造,不可能毫无风声。”陈墨坐回案前,“但若通过海路走私,再经内陆转运,就能避开关卡稽查。”
郑和忽然道:“我曾在马六甲见过类似封装方式。木箱内衬涂蜡,外裹油布,防潮抗压,专为长途海运设计。”
“那就对了。”陈墨提笔写下新的指令,“通知胡万三,让他查最近三个月是否有不明船只靠岸泉州或明州港,尤其注意悬挂空白旗号的货船。”
完颜玉再次吹响鹰笛,金翅雕腾空而起,直奔海岸线而去。
书房重归寂静。陈墨盯着地图上那七个被圈出的点,手指缓缓移向火山口补给线。他的指节轻轻敲击桌面,节奏平稳。
慕容雪站在一旁,忽然低声问:“如果他们真要把这里变成兵工厂,会不会提前派工队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