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在沙丘间颠簸前行,金属履带碾过红沙发出沉闷的声响。苏羽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属箱冰凉的表面。箱体传来的寒意透过手套,与指尖残留的触屏余温形成微妙对比。
他刚刚完成了一场交易。用一段看似普通的数据加密算法,换来了基地急需的工程组件。
那段代码在他脑海中依然清晰。它源自GSS-1理论的某个分支,经过他精心修剪,剥去了所有可能指向其真实来源的数学特征,只留下精妙的结构外壳。就像从古老壁画上拓印下来的图案,线条依旧优美,却失去了原始的宗教意义。
交易地点在风暴崖下的阴影集市。那里没有固定的摊位,只有临时搭建的防尘棚和改装车辆。拾荒者们像沙狐般警觉,在漫天风沙中交换着各自从废墟里挖掘的残骸。
“最新型号的流加密协议。”苏羽当时这样介绍,“能抵御联邦标准破解程序的三轮攻击。”
那个自称“铁砧”的拾荒者头领眯起眼睛,粗糙的手指在数据板上滑动。他的防护面罩上沾满沙尘,但眼神锐利得像刚磨过的刀。
“测试。”铁砧言简意赅。
苏羽接入自己的终端,调出模拟环境。代码运行起来,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出层层叠叠的防护墙。它们不像联邦标准加密那样直白强硬,反而像流动的水银,随着攻击方式的变化而自动调整结构。
铁砧盯着屏幕看了很久。他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计算什么。
“有意思。”他终于说,“这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
“自主研发。”苏羽平静地回答。
铁砧的嘴角扯动一下,不知是笑还是别的什么表情。他招手让手下抬来金属箱,打开锁扣。里面整齐排列着苏羽需要的工程组件——高频振荡器、等离子流稳定器,还有一套几乎全新的环境控制模块。
“等价交换。”铁砧说,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苏羽的脸。
现在回想起来,那眼神中的探究意味让苏羽感到一丝不安。交易完成得太过顺利,铁砧没有多问,没有讨价还价,就像他早就等着这段代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