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在一个浓云低垂、细雨霏霏的拂晓前发起。
没有任何预兆,红军集中起来的火炮发出了震天的怒吼。炮弹拖着暗红色的尾迹,划破黎明前的黑暗,精准地砸向预先标定的敌核心碉堡和指挥所。炮击时间不长,但猛烈而集中,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摧毁敌防御体系和指挥中枢。
炮火延伸的瞬间,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山谷!
潜伏在攻击出发阵地的红军突击队和爆破手,如同离弦之箭,跃出堑壕,向各自的目标发起了决死冲击。枪声、爆炸声、呐喊声瞬间交织成一片。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敌军从最初的慌乱中迅速恢复,残余火力点喷吐出致命的火舌,交叉封锁着红军前进的道路。不断有冲锋的战士倒在泥泞之中。
林峰在军团前指,通过望远镜和不断传来的战报紧盯着战场。脑海中的推演模块根据实时信息飞速更新着战场模型,他能“看到”代表我军的红色箭头在艰难却坚定地楔入敌防线,一个个代表敌火力点的黄色光点在爆破的火光中熄灭。但每熄灭一个,往往意味着突击队付出了血的代价。
小主,
“左翼三号碉堡,火力太猛,爆破组上不去!”
“告诉二营,用烟雾弹掩护,机枪火力压制侧面射孔,再组织一次爆破!”林峰对着电话吼道,声音沙哑。
关键时刻,一支由原红五军老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利用炮火造成的弹坑和烟雾,以极其灵活的单兵动作,匍匐接近了最顽固的一座核心碉堡。爆破手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将巨大的炸药包安置在碉堡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