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春雷与铁流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1943年的春天,带给太行山的不仅是生机,更是一种压抑已久、亟待喷薄的力量。独立第一纵队在经历了炼狱般的寒冬考验后,如同蛰伏的猛兽,筋骨已然活动开,獠牙再次磨利,目光投向了封锁线外。

林峰和李云、赵刚等人研判局势,认为日军因太平洋战场吃紧,华北兵力确有抽调,其前沿据点的守备力量相对空虚,且因长期“治安”带来的懈怠情绪有所蔓延。这正是打破封锁、恢复元气、扩大影响的绝佳时机。

纵队决定,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发起一场以 “拔钉破锁” 为目标的春季攻势。首战目标,选定为卡在根据地东北方向出口、犹如一颗毒牙的日军青龙镇据点。该据点驻有一个中队日军和一个连的伪军,控制着通往平原地区的一条重要峡谷通道。

战斗在黎明前打响。

“惊蛰”大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率先清除了据点外围的暗哨和巡逻队。紧接着,由“磐石”兵工厂紧急修复并加强了的几门迫击炮和那几具宝贵的“飞雷”,对据点核心工事进行了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急袭。尤其是经过沈明轩团队冬季改进装药的“飞雷”炸药包,爆炸威力更胜以往,巨大的轰鸣和震动让据点内的日伪军瞬间陷入混乱。

炮火尚未完全停歇,主攻团——由雷雄亲自指挥的第一团的突击队员们,便如同猛虎下山般发起了冲锋。这一次,冲锋的队伍中,赫然出现了数十支黑洞洞的“启明星”冲锋枪枪口!虽然数量依然有限,但它们集中配属给了突击尖刀班,在近战接敌时,密集的自动火力瞬间压制了日军碉堡的火力点。

“轰!轰!”几声格外沉闷的巨响,进攻部队投出了新式的“雷公”进攻型手榴弹,装药量更大,侧重于爆破工事,日军依托的沙袋工事和土木掩体被炸得七零八落。

突击队迅猛突入据点内部,与残存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白刃战。新装备的“护村棒”(撅把式霰弹枪)在近距离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声轰鸣,铁砂横扫,极具威慑力。战斗持续不到两个时辰,青龙镇据点被攻克,守敌大部被歼,少量伪军阵前倒戈。

此战,独立第一纵队以较小代价,拔除了这颗钉子,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一条重要的对外通道,打破了日军持续近一年的严密封锁,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青龙镇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雷,迅速传遍四方。根据地群众欢欣鼓舞,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之前因形势严峻而暂时停滞的参军潮,再次以更加汹涌的态势涌现。

“打得好!独立纵队是咱老百姓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