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的使命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山谷,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刘肖正在指导新学员们进行班组战术配合,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军装。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驰而入,马背上的通信兵甚至来不及等马停稳就翻身跃下。

刘教育!紧急命令!通信兵的声音因为急促而显得有些嘶哑,他从贴身的衣袋中取出一个密封的信筒。

周文闻讯也从政治部赶来,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时候来的紧急命令,绝不会是寻常之事。

指挥所内,刘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筒,取出一张薄薄的电报纸。上面的字迹很简短,但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命刘肖即日组建特别作战团,授予独立作战权,担负机动作战任务。此令,革命军事委员会。

周文接过电报,反复看了两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来了。

刘肖怔怔地看着那张电报,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特别作战团,独立作战权,这意味着他不再只是一位教育,而是要真正带领一支部队独当一面了。

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周文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才能,早就该用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了。

当天晚上,核心团队再次聚集在指挥所。油灯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特别作战团...程铁军搓着手,眼中闪着光,这名字听着就带劲!

赵立仁则更加务实:编制怎么定?人员从哪里来?装备怎么解决?

许向前已经拿出了算盘:按照一个标准团的编制,我们需要至少一千二百人,相应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都要重新规划。

刘肖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脑海中系统已经开始运转。特别作战团,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意味着作战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他要建立的,是一支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精锐力量。

我有一个想法。刘肖终于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我们不要按照传统的步兵团来组建。我要的是一支合成化、高度机动的特别作战部队。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图: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侦察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通讯排,还有医疗队和运输队。

这个超前的构想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在这个时代,大多数部队还停留在单纯的步兵作战模式,而刘肖提出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现代化作战体系。

我们需要的是多面手。刘肖继续解释,每个士兵不仅要会射击、投弹、拼刺刀,还要懂得基本的侦察、工事构筑、战场救护。军官更要学会步炮协同、多兵种配合。

周文第一个表示支持: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新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