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和我差不多同龄的人物,我很是喜欢,几乎打算把他留在身边给我当亲卫队长,后来想了想,就凭他在颍川的表现,把他留在身边就是错误的。把他留在身边,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保镖,但是一百个保镖也没有一个将军重要。所以,我派他到黄忠的手下去当军司马,让他和黄忠、太史慈一起对付吕布。这算是破格的提拔了,但是对于他的那个大功劳,这提拔我觉得不过份。
黄忠率领八千赤鸦军来到临颍县境内。这一路上,他们打起旗号,排开阵势,口号叫得山一样响,打人不打人,先让颍川人都知道,刺史大人派了官军来了!这是徐福在我的命令基础上进行的再发挥--徐福认为,眼下颍川之地人心惶惶,正值板荡之时,而黄忠的这支大军,就要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此时,无论黄忠还是徐福,心中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吕布身后,同样有一州的军力支撑着,在吕布的旁边,还有一个居心难测的曹操。颍川之地,有荀家的因素在,几乎要算是客场作战,根本不知道谁可信,谁不可信,哪些人明着是自己人,暗中却早投靠了荀攸。
小主,
离得颍水越近,两人这精神就越集中。
这一日,来到临颍道口。徐福道:“临颍道左右密林,当心有伏兵。”
黄忠道:“颍水上有我军郡国兵,敌军如何能到临颍道?”
徐福道:“荀氏已叛,荀家在颍川能量之强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见的。只怕那些郡国兵也不可靠了。”
黄忠点头,派出探哨连环打探消息,让他们左右认真探察,甚至进入林间,却终于没有发现伏兵。
徐福疑惑道:“以荀攸之能,不可能不设伏兵,难道我猜错了?”正迟疑间,忽然间喜动颜色:“我知道了,定是吕布不听荀攸之劝,故而没有设伏兵,此次颍川之战,有得打了。我们按公子吩咐驻军颍水,与敌隔河相拒。我有对付荀攸的办法了。”
黄忠立即加快速度,兵临颍水,在颍水边上扎营,让临颍长和县尉前来相见。临颍长这些日子吓坏了,由于荀家出了个颍川太守,整个颍川都是人心惶惶的,谁也不知道下一步颍川到底会归属谁,反正只明白一条,怕是要打仗了,要打大仗了。不少百姓都开始逃亡,往荆州的,往汝南的,不一而足。临颍长咬着牙在坚持,还没有走。
黄忠对他进行了安抚,然后问北面的消息。
“小人听说,吕布听说校尉大人前来,在许昌城下悬起大旗,要与大人在许昌城下公平一战。”
这个消息让黄忠脑门子上面冒火星子--他几乎有心渡过颍水,与吕布当面较量一番了。
徐福却是一笑:“临颍长,你可知道一件事么?”
“什么事?”
“荀攸已经暗中向公子投诚了。虽然半个月之内还不见得会合兵一处,但这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你们尽可以放下心来,只要管好自己的县城,不要被人抢了去就是功劳,打仗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
一句话说得临颍长喜生颜色:“我的老天爷,这是真的么?要真是这样,那可是谢天谢地谢祖宗,这是咱们颍川之福了。”
徐福笑道:“不过这件事还要保密,除了你的亲支近派,不可以告诉旁人,以免走漏了消息。”
“是是是,小人尊命,小人一定守好城池,等着大人们得胜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