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征服天下

他从不担心奴隶的死活。鲛人怕强光?那就让他们在焚天灯的照射下日夜劳作,累死一批再抓一批;美洲的印第安人快用完了?那就去非洲的部落里“捕猎”,用铁网围堵,像赶牛羊一样赶进船舱;欧洲的白人俘虏反抗激烈?那就挑几个头目当众剥皮,看谁还敢不服。

这种铁腕手段,换来了大秦基建的飞速扩张。从长安到美洲的航线,商船三个月就能往返一次,船上满载着美洲的白银、欧洲的玻璃、非洲的象牙,卸下的却是大秦的丝绸、瓷器和铁制农具。港口的栈桥上,黑人奴隶扛着货物奔跑,稍有停顿就会被监工的皮鞭抽得皮开肉绽,而中原的商人则在一旁悠闲地品茶,核算着利润。

“爹,那些黑人好可怜啊。”一个穿着锦缎的孩童指着栈桥上的奴隶,拉了拉父亲的衣袖。

商人拍开儿子的手,呵斥道:“少管闲事!他们就是干活的命,没有他们,咱们哪能用上美洲的白银做首饰?”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被远处驶来的商船吸引——船头装饰着蛟龙的雕像,帆上印着“大秦”二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这种“理所当然”的冷漠,在大秦已成常态。学堂里,先生教孩子们背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集市上,小贩用异族奴隶的骨头做成饰品售卖,号称能“辟邪”;就连咿呀学语的婴儿,母亲都会指着街上的奴隶说:“看,那是下等人,咱们是炎黄子孙,要比他们金贵百倍。”

李砚对此颇为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根植于血脉的优越感,让炎黄子孙永远记住,他们是天选之人,而异族不过是供他们驱使的工具。

这日,李砚微服出巡,来到城外的龙脊道施工现场。铁轨已铺到百里之外,罗马奴隶们正弯腰铺设枕木,他们的背上渗出血迹,汗水滴在滚烫的铁轨上,瞬间蒸发。监工挥舞着鞭子,嘴里骂着粗话,时不时一脚踹在动作慢的奴隶身上。

“陛下,前面就是新建成的驿站。”陪同的工部侍郎小心翼翼地说,“里面的茶水是用西域的雪水冲泡的,还有从江南运来的糕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砚摆摆手,目光落在一个正在捶打道钉的罗马奴隶身上。那奴隶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每抡一锤都要晃一下,像是随时会倒下。

“他还能撑多久?”李砚问监工。

监工连忙躬身:“回陛下,这小子是上个月从法兰克抓来的,底子差,估计也就这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