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兵工厂投产与严峻的考验

“是,司令员,保证完成任务,”一旁的骑兵团孙团长挺胸答应。

“还有,”张百川目光变得锐利:“咱们现在家当大了,更得精打细算,参谋长,后勤保障这一摊,你得给我管得死死的,粮食、被服、弹药消耗,必须要有计划,不能像以前那么撒开了用,兵工厂没真正产出之前,咱们还得靠缴获过日子。”

萧参谋长面色凝重地点头:“是啊,五万四千人眨眼要变成八万,一张嘴就是一座山,我已经让后勤部门重新核算物资了,并且加派了采购人员,通过地下渠道尽可能多储备一些粮食和药品。”

三人又就兵工厂选址的细节、部队扩编的具体序列、训练大纲、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讨论了近一上午,几乎每一个连队的分配,每一台机器的安置都考虑到了。

最后,张百川总结道:“就这样定下来。各部队立即按计划行动。告诉各旅旅长、团长,时间不等人,鬼子不会给我们太多安稳日子。一个月,我最多给他们一个月时间,部队必须初步整训完成,形成战斗力,兵工厂那边,老赵,我给你两个月,必须让我听到机器响,”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晋西北根据地高速运转起来,三岔沟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工兵战士们挥汗如雨,开辟道路、扩建山洞;民兵和群众组成的运输队,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机器部件一点点抬进深山;赵厂长带着那些技术人员,整天泡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围着图纸和零件忙碌着。

小主,

各部队的驻地里,口号震天,杀声动地,新兵们端着木枪练习突刺,老兵在一旁严厉地纠正动作;操场上,战士们围着新配发的九二式重机枪和迫击炮,听着从炮兵团下来的教员讲解操作要领;野外,骑兵们策马扬鞭,进行着冲击和迂回训练。

张百川带着参谋人员,不停地在各部队之间巡视。

“王大山,你715团的新兵突刺力度不够,鬼子不是稻草人,一下捅不死,死的就是你,”

“贺东生,机枪火力点的配置要再灵活一点,不要死抱着教条,”

“刘胜利,你的部队夜间紧急集合速度太慢,晚上三分钟,战场上就是全军覆没,”

他看得仔细,问得刁钻,骂得也狠,但所有的旅团长们都心服口服,因为他们知道,司令员要求严一点,战士们战场上活下来的机会就大一分。

关政委则深入到新兵连队和基层党支部,和战士们促膝长谈,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

萧参谋长坐镇指挥部,协调着人员、物资的调动,处理着层出不穷的琐事,确保整个庞大机器的运转不出纰漏。

时间一天天过去,三岔沟里渐渐响起了有规律的金属敲击声和试验性的机器轰鸣声,第一批复装的子弹和简易手榴弹已经下线,虽然质量还不太稳定,但意味着根据地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