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鹿踪谜影

林场机修车间的电扇嗡嗡转着,却驱散不了七月的闷热。郭春海赤膊蹲在台钳前,汗珠顺着脊背的肌肉线条滑落。他正在改造一把双管猎枪,锯短的枪管泛着新打磨的金属光泽。

郭主任!赵卫东风风火火闯进来,白衬衫后背湿透一大片,你看我带什么来了!他献宝似的举起个黑色仪器,激光测距仪!从省林业厅借的!

郭春海接过这个稀罕物件,掂了掂分量。重生前他在部队见过类似装备,但民用版本还是第一次接触。仪器侧面印着Made in Japan,估计值不少外汇券。

好东西。他点点头,电池够用吗?

赵卫东拍拍鼓鼓囊囊的背包:备了四组!还有这个——他又掏出个磁带录音机,能录八小时,带降噪功能!

车间门被推开,乌娜吉端着个铝饭盒走进来。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确良衬衫,辫梢系着那根红头绳,在阳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趁热吃。她打开饭盒,里面是六个冒着热气的韭菜盒子,阿玛哈说北坡发现了大鹿踪,问你去不去看看。

郭春海三口吞下一个韭菜盒子,鲜香的汁水溢满口腔。自从解决了野猪王事件,他在林场的地位水涨船高,连王场长都对他客客气气。但机修车间副主任的工作也越发繁忙,已经两周没正经打猎了。

什么鹿?他擦了擦手。

阿玛哈说是...鹿王。乌娜吉压低声音,蹄印有碗口大。

赵卫东手里的测距仪差点掉地上:鹿王?真有这东西?

郭春海眉头一挑。重生前他听说过兴安岭有巨型马鹿的传说,但从未亲眼得见。普通成年马鹿肩高一米五左右,而传说中的据说能超过一米八,体重近千斤。

去看看。他放下工具,叫上托罗布他们。

两小时后,狩猎队集结在北坡松林边缘。除了老面孔,还多了个意外成员——二愣子的表弟小顺子,刚满十八,死活要跟着见世面。

阿坦布蹲在一处泥洼前,指着里面的蹄印:看,前蹄深后蹄浅,小跑状态。老人用树枝比量着蹄印尺寸,足有十二厘米长,至少八岁的公鹿。

郭春海蹲下细看。蹄印呈心形,边缘清晰,是新鲜痕迹。更惊人的是步距——普通马鹿小跑步距一米五左右,这个足有两米!

这得多大个儿啊...托罗布吹了声口哨。

赵卫东忙不迭打开测距仪,对着蹄印各种测量,嘴里念叨着数据。小顺子好奇地想摸仪器,被他一把拍开:别碰!三千多块钱呢!

这边还有。乌娜吉拨开一丛蕨类植物,露出几粒黑色粪球,刚拉的,还冒热气呢。

阿坦布捡起一颗掰开,闻了闻:吃了五味子和党参...这季节不该吃这些...

郭春海心头一动。五味子和党参都有安神功效,马鹿通常在交配期后才会找这类草药调理。现在才七月初,太早了。

追踪看看。他背上五六半,赵卫东,把你那宝贝收好,林子里树枝多。

队伍沿着鹿踪向北推进。蹄印时隐时现,但阿坦布和乌娜吉总能从折断的嫩枝或蹭掉的树皮上找到线索。托罗布不时蹲下摸摸地面,嘴里嘟囔着半小时前经过之类的话。

你们怎么知道的?赵卫东好奇地问。

托罗布得意地指着片落叶:看这脚印里的水,刚渗出来不久。再看蚂蚁...几只蚂蚁正试探性地爬过蹄印边缘,要是旧脚印,蚂蚁早爬满了。

赵卫东赶紧记在小本子上。郭春海暗自好笑,这些经验是老猎人用几十年光阴换来的,哪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正午时分,他们在一处溪流边发现了更多蹄印。这次除了大蹄印,还有几组稍小的——是一群鹿,至少五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