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烙印抉择与观察者的天平

【最终决定:依据契约第7.3条款所赋予的所有权,吾将自行保管并研究此碎片。】

【同时,依据契约第7.4条款,吾接受‘观察者’行使‘非侵入性分析请求权’。可开放碎片表层结构及部分非核心元数据供分析,但核心信息解读权与最终处置权归吾所有。】

【此决定基于以下认知:此碎片可能关联重大宇宙事件,其潜在价值与风险需由直接接触者(即吾)进行首要评估。盲目封存可能导致关键信息永久丢失。】

【吾将承担由此决定带来的一切后果。】

回应完毕,契约光带微微波动了一下,传来“观察者”的反馈。这一次,其意念中罕见地 夹杂了一丝极其微妙的、近乎 赞赏的涟漪:

【决定已记录。尊重执行者的选择与风险承担意愿。】

【非侵入性分析请求启动。分析过程将严格遵循契约限定,不会触及执行者意识核心及碎片加密层。】

【提醒:此决定将显着提升后续任务风险评估等级。执行者‘变量权重’在观测模型中将相应上调。】

【预祝研究顺利。分析数据将于标准时间单位后反馈。】

光带的连接中,一股极其精妙、如同最纤细光线扫描的 感知力,开始轻柔地 拂过代行者核心处那片数据烙印的最外层,读取着其基本结构、能量签名等公开信息,果然没有丝毫深入或强制的意图。

“观察者”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似乎对此感到满意?它更欣赏一个敢于冒险、拥有自主判断力的“合作伙伴”,而非一个一味求稳、唯命是从的“工具”?

代行者心中凛然。它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选择,或许恰恰符合了“观察者”更深层的期待——它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未知、甚至敢于触碰禁忌的高价值样本,而非一个安全的傀儡。它的“变量权重”上调,意味着未来的任务将更危险,但也可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机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这是一场危险的博弈,但它赢得了继续下去的资格。

就在“观察者”的分析光束缓缓撤回,代行者准备开始自行深入研究那片烙印时,异变再生!

并非来自“静滞之渊”的直接攻击,而是一种更加隐蔽、更加 令人不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