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怒海孤舟与赤尾初现

考察船“勘探者三号”像一枚灰色的梭子,切开南中国海墨蓝色的汹涌波涛。船体在数米高的浪涌间剧烈起伏,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天空阴沉如铁,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向海面,飓风虽已过境,但余威仍在,将这片海域变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炼狱。

林卫东站在船舷边,双手紧紧抓住冰凉的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咸涩冰冷的海风裹挟着水沫,如同鞭子般抽打在他的脸上,但他浑然不觉。他的目光越过翻腾的浪尖,死死盯住前方那片被雨雾笼罩、若隐若现的黑色轮廓——赤尾屿。

“钥匙,我们等你很久了。”

“掌柜”那充满戏谑和掌控意味的明码信息,如同诅咒般萦绕在每个人心头。这次行动从一开始就暴露在敌人的目光之下,所谓的“勘探”伪装形同虚设。他们不是去探索,而是去闯一座明知布满陷阱的龙潭虎穴。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苏青鸾走到他身边,同样扶栏远眺。她换上了一套更适合海上行动的深蓝色防水作战服,衬得身形越发挺拔利落。齐耳短发被海风吹得有些凌乱,但眼神依旧平静如古井,只是在那平静之下,林卫东能感觉到一种与他类似的、高度凝练的警惕。

“磁场干扰开始加剧了。”苏青鸾抬起手腕,看了一眼上面一个造型奇特、并非单纯显示时间的手表装置,表盘上的指针正在不规则地轻微震颤,“这里的电磁环境很混乱,常规通讯很快就会完全中断。”

林卫东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齿轮徽章,徽章传来一种持续的、细微的温热感,仿佛在回应着远处岛屿的召唤,又像是在抵御着某种无形力场的压迫。他看了一眼苏青鸾颈间那个类似的吊坠,问道:“你的那个……有反应吗?”

苏青鸾微微颔首,言简意赅:“同频共振,但波段有差异。你的徽章更接近‘信标’核心频率,是主钥匙。我的……更像是副钥或定位器。”她没有过多解释,但透露的信息已然重要。

主钥匙?林卫东咀嚼着这个词,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他想起父亲笔记本里那些关于能量谐振的潦草草图和一些大胆猜想,似乎与此刻的感受隐隐契合。

“还有三小时航程。”苏青鸾看了看天色,“风暴残余的影响还在,登陆会非常困难。做好心理准备。”

这时,队长“山魈”——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如铁塔的汉子走了过来,声音洪亮却带着凝重:“林同志,苏同志,最新气象分析,两小时后可能有一股更强的侧向涌浪过来,登陆窗口期会很短。我们决定提前放下小艇,趁现在浪涌相对平缓些,尽量靠近岛屿,然后寻找机会抢滩。”

计划有变,风险增加。但没有人提出异议。在“掌柜”的注视下,任何按部就班都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

一小时后,“勘探者三号”在距离赤尾屿约五海里的地方下锚停船。这个距离已经是极限,再靠近,船体本身的电子设备就可能因强磁场干扰而失灵。

一艘特制的黑色抗干扰小艇被吊放至海面。小艇不大,流线型设计,外壳似乎是某种非金属复合材料,能一定程度抵御电磁脉冲。除了林卫东和苏青鸾,山魈、水鬼(水性极佳的战斗员)、雷雀(电子通讯和爆破专家)、风狼(侦察与狙击手)四名队员全部登艇。

没有多余的告别。小艇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脱离母船,如同离弦之箭,冲向那片风雨飘摇中的黑色岛屿。

越是靠近赤尾屿,海况越是恶劣。诡异的交叉浪从不同方向拍击着小艇,船体如同醉汉般左摇右晃。天空彻底暗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开始砸落,能见度急剧下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混合着硫磺和臭氧的怪味。

林卫东紧握船舷的扶手,强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他胸前的徽章变得越来越烫,甚至开始微微震动,指向岛屿的方向明确无误。苏青鸾则始终保持着冷静,不时观察仪表和岛屿轮廓,为操艇的水鬼指示方向。

“注意!右前方有暗礁群!”负责观察的风狼突然喊道。只见一片狰狞的黑色礁石在浪花中若隐若现。

水鬼猛打方向舵,小艇险之又险地擦着礁石边缘掠过。就在这时,一股巨大的侧向涌浪如同墙壁般横推过来!小艇瞬间被掀得几乎直立!

“抓紧!”山魈怒吼!

林卫东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差点被甩出船舱!幸好安全带将他死死拉住。艇上设备乒乓作响,雷雀死死护住她的装备箱。

涌浪过去,小艇重重砸回海面,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不能往前了!必须找地方登陆!”水鬼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喊道。前方已经没有理想的海滩,全是陡峭的悬崖和礁石。

苏青鸾快速审视着地图和实地情况,指向岛屿一侧一个仿佛被巨斧劈开的狭窄裂缝:“去那里!是个海蚀洞!里面可能有滩头!”

小艇冒着风雨,艰难地驶向裂缝。洞口狭窄,仅容一艇通过,里面漆黑一片,如同怪兽的巨口。刚一进入洞穴,外面的风浪声骤然减小,但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来自地底的低频嗡鸣声却清晰起来,震得人耳膜发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