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助理模样的年轻人低声汇报着。
“沈工”脚步未停,声音不高却清晰:
“知道了。告诉他们,我会准时参加。
重点是让他们说清楚,那笔巨额设备进口外汇,除了堆砌参数,到底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务实和犀利。
两拨人擦肩而过。“沈工”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苏想抱着的、封面上印着“863计划【北斗团队】年度总结与预算申请”的厚厚材料,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径直离去。
苏想却心中一动。
这位“沈工”似乎对方启明那种宏大叙事并不感冒,反而更关注“具体问题”。
这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她回到机房,将材料交给陈知行,顺便提了一句走廊里的偶遇。
陈知行闻言,整理材料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了苏想一下,眼神有些复杂,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李泽川则挑了挑眉,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
决战,就在明天的预算论证会上。
863计划年度预算论证会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长长的会议桌一端坐着来自各部委、研究院的专家评委,其中就包括那位“沈工”(桌上名牌显示:沈婕,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
她神色平静,翻阅着手中的材料,看不出喜怒。
方启明的团队首先进行陈述。
他依旧是那副胸有成竹的学者风范,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伟大意义!
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关于DNA双螺旋、蛋白质结构的彩色幻灯片(在86年极为罕见),引用了众多国际顶级期刊的最新成果。
他的陈述,充满了“国际领先”、“开创性”、“诺贝尔奖级”等字眼,听起来确实激动人心。
“……因此,我们必须抢占这片未来的科技制高点!
这笔预算,不仅仅是经费,更是通往未来生物科技强国的门票!”
方启明以一句充满煽动力的话结束陈述,自信地看向评委。
几位比较看重前沿探索的专家微微颔首,显然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