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打破“唯一正确”

上午的考试结束后,周炽和陈知行发挥稳定,总分依旧占据前茅。

但在下午的团队协作解题环节,秦屿开始发难。

当遇到一道需要多角度思维的题目时,周炽按照习惯,率先提出了一个融合了物理直观的猜想。

秦屿这次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表示“可以尝试”,

但在后续的推导中,他故意引导团队走向了一个极其复杂繁琐的证明路径,耗费了大量时间,

最终虽然解出,但过程臃肿,远远谈不上优美。

在总结点评时,秦屿当着教练和其他队员的面,语气“诚恳”地说:

“周炽同学的直觉很敏锐,为我们打开了思路。

不过,在IMO的赛场上,我们更需要像刚才那样,具备将模糊直觉转化为严密逻辑的能力。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团队,尤其是某些习惯了跳跃性思维的成员,还需要加强训练。

毕竟,不是每次都有运气,能依赖突如其来的灵感。”

他这话,看似在说周炽,但矛头直指缺席的苏想,暗讽她之前的出色表现不过是“运气”和“灵感”,缺乏扎实的严谨性。

周炽气得当场就要炸,被陈知行强行按住。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平静地回应:

“秦屿同学说得对,严谨性很重要。

但数学的魅力在于多样性,最优解也往往不止一个。

如何在不同思维模式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高效解决问题,才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我认为,我们团队具备这种包容和融合的潜力。”

他不卑不亢,既肯定了严谨的必要,又维护了团队风格的多样性,隐隐驳斥了秦屿的单一标准论。

秦屿看着冷静的陈知行和怒目而视的周炽,知道今天只能到此为止。

他脸上重新挂上完美的笑容,不再言语,但眼底的寒意更深。

当晚,苏想从研讨会满载收获和鼓励回到学校,立刻从周炽那里听到了模拟赛的风波。

得知秦屿竟然趁自己不在,如此含沙射影地贬低她和北斗团队的风格,苏想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

但这一次,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只想忍耐。

她拿起笔,找出了今天模拟赛的那道团队题。

仔细研究后,她发现秦屿引导的那个复杂解法,虽然正确,但确实绕了远路。

她结合自己研讨会上的一些感悟,以及周炽最初的物理直观,在草稿纸上重新演算。

一个小时后,一种思路更直接、逻辑同样严谨、并且充分体现了多学科融合优势的优美解法,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