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苏想为自己构筑了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护身符。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施耐德教授在一次正式谈话中,抛出了极具分量的橄榄枝。
“苏,”
他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你的一年期合同即将届满。
但我希望你留下,不是以访问学者或博士生的身份,而是作为研究所的正式高级研究员 。
我们将为你提供独立的科研启动资金,由你主导一个小组,研究方向由你定!
薪资待遇,将是德国同等职位中最顶级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真诚的惋惜与期盼:
“你在故土经历了太多不公,那里的环境或许无法让你尽情施展。
科学无边界,这里能给你所需的一切——自由、资源与绝对的尊重。
留下来,马普将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广阔的舞台。”
这份邀请,诚意十足,条件优渥得足以让任何青年学者心动!
它代表着国际顶级的认可,一个远离纷争、潜心科研的完美未来似乎触手可及。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合同草案,苏想没有立刻回答,她需要时间“考虑”——这个反应在施耐德教授看来合情合理。
然而,无人知晓,在她平静的外表下,归国的渴望如同地下奔涌的炽热岩浆,几乎要喷薄而出。
考虑留下?绝不!
她的行李箱早已悄悄整理了好几次,给姐姐、给周炽、陈知行、李泽川,甚至给刘教授和何劲松的礼物,都精心准备好了!
她数着日历上屈指可数的日子,期待着合同结束的那一天,期待着飞越重洋,回到那片让她魂牵梦萦的土地。
她想象着与姐姐拥抱,与伙伴们重聚,将所学倾注于“北斗”下一步的征程。
这份期待,是她支撑过无数孤寂夜晚的温暖光芒。
夜晚,她独自走在柏林寂静的街道上。冬日的寒风拂面,却吹不散她心中的滚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国的条件确实优越:顶尖的设备,自由的氛围,丰厚的待遇,同行的尊重,一个独立的平台……
这一切,曾是她在平县破旧家中、在北大熬夜苦读时不敢想象的梦。
但是,她的根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