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银纱映岛谋渔策,烛火照厅议军资

“还有一种方案呢?”柳明月眼中闪过精明。

小主,

“一半用于产业启动资金,三成用于人才培养与抗风险。三成用于民生。”杨易安望向窗外的圆月,恰巧有片云路过,外面瞬时转暗。

鬼七一拍桌子,猛然站起:“不用考虑!就采用第一种方案。”

“对!在这乱世,没有武力保护,攒再多的钱粮都得给他人作嫁衣。”渔翁频频点头。

场上所有人认同要加强武力保护。

杨易安指尖敲了敲案几,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木墙上,忽明忽暗。“诸位且听我细说。”他转向鬼七,“军功方案虽重武装,但需算清一笔账。打造甲胄兵器的银两用度,与训练民壮耽误的渔猎工时,如何平衡?”

老渔翁的伤疤在烛火下泛着淡红:“杨掌柜说得在理。上月台风毁了三张渔网,若壮丁都去练刀枪,谁来补网出海?”他顿了顿,从腰间摸出块被海水浸得发亮的船板碎片,“这是去年水匪劫船时砍断的舵柄,咱不是不懂防贼,是得先有饭吃。”

秦香突然翻开账本,指尖停在某页:“算过一笔账。若按军功方案,剿匪时出力最多的五户,每户能分三百两赏银。可若用来打造多几条福船,财富滚滚而来。”她抬头时,手中算盘在烛火里晃了晃,“乱世里刀枪是盾,可渔网才是碗。”

苏小妹忽然轻笑出声,从袖中抖开张草纸:“早算准了你们要争。”纸上用炭笔勾勒着鱼骨图,“看这:渔业产出三成换兵器,三成养工匠打农具,余下四成买粮囤地。待秋粮入仓,民壮训练也不迟。饿肚子的兵,拿不动刀。”

柳明月突然拍案而起,震得酒葫芦滚到桌沿:“妙!就像杨兄弟说的,鱼粉喂猪羊,猪羊粪肥田,田里长粮养人,人再拿粮换兵器。这才是活水!”她抄起酒葫芦往嘴里灌了口,酒液顺着嘴角滴在衣襟上,“鬼七你个夯货,要是把钱全砸在刀鞘上,明年这时候咱们还得喝海风!”

鬼七咧咧嘴,挠挠头。

云已经走远,圆月如玉盘。月光如银,将福安岛镀上了一层银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