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工匠

袁熙见状,点点头,表示答应了荀攸的请求。

荀攸又道:“孔明很聪明,但是让他做工匠,太浪费了。大将军不如留下他,派别人去合肥。”

袁熙摇摇头。“关于他,孤自有主张,你选其他人吧。”

荀攸叹了一口气。“臣去拟个名单,稍后请大将军过目。可惜那些人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孔明一半。”

袁熙笑而不语。

他也清楚诸葛亮是可造之才,可是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肯让诸葛亮做荀攸的助手。

这个故吏情份,他不想让给荀攸。

荀攸见状,只好作罢,拿了茶叶,下车去了。

袁熙拉开车窗,又关照了荀攸一句,让他晚上不要喝茶,否则会影响睡眠。

做了长史后,荀攸这两天很卖力,经常工作到半夜。

荀攸扬扬手,走了。

沮授抚着胡须,羡慕不已。“公达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合适的明主,是他的运气。”

——

沔水南岸,绿树成荫。

一座幽静的宅院中,黄月英当窗而坐,托着腮,看着外面树上的两只鸟出神。在她身后的书架上,摆着几个精巧的模型。面前的案上也摆着一些零件和图,却有半天没动了。

“阿楚。”黄承彦走到窗前,看着黄月英,笑道:“又想什么呢?省亲几日,大半时间发呆。”

“没什么。”黄月英一声轻叹。“我在担心孔明呢。”

“他有什么好担心的。”黄承彦靠着窗子,摇了摇手中的竹扇。“如果那个袁大将军和刘景升、高元才一样不识才,不成也罢。以后你们要么在隆中隐居,要么来与我们同住,都蛮好的。做了官,四处漂泊,未见得就是好事。”

“就是因为袁大将军和刘景升、高元才不同,我才担心。我听说,他对名士很是不喜,偏偏孔明又有卧龙的名声,他会不会以为孔明和那些人一样华而不实,徒有虚名?”

黄承彦咂了咂嘴,也觉得有些不妥。

父女俩正犯愁,树上的鸟儿忽然飞起,紧接着,门外响起马的嘶鸣。黄月英一跃而起,从房里奔了出来。“一定是孔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