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孩子们的潜力

训练场边缘的喧嚣,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却未能完全侵扰到与之毗邻的一片相对安静的草坡。这里,是孩子们模仿学习的“第二课堂”。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青草上,映照着那些稚嫩却异常专注的小脸。

王大牛指派来的老兵,姓韩,人称老韩头,脸上带着一道疤,笑起来有几分狰狞,但教起孩子却出乎意料地耐心。他正反复演示着一个最基础的格挡接突刺动作,动作刻意放慢,如同老牛耕地,沉稳而扎实。

“看好了,小崽子们!手要稳,心要定!甭管对面来的是啥,你先站稳唠!”老韩头粗声粗气地喊着,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过面前十几个高低不一的孩子。

大多数孩子学得认真,但动作难免歪歪扭扭,或是发力不对,或是下盘虚浮,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正常表现。然而,当老韩头的目光落到站在最前排的小铃铛身上时,他那饱经风霜的眼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这小丫头,有点邪门。

她的模仿能力极强。老韩头演示一遍的动作,她看过后,略一思索,便能近乎完美地复刻出来。不仅仅是形似,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似”。格挡时,她那细瘦的胳膊似乎能恰到好处地找到最省力、最有效的角度;突刺时,腰、腿、臂的力量传递竟隐隐有了些连贯的雏形,虽然力量微弱,但那发力技巧的“正确性”,让老韩头这个老行伍都暗自心惊。

这绝不仅仅是“学得快”能解释的。更像是一种……天生的身体协调性与运动直觉,远超常人。

更让老韩头暗自嘀咕的是小铃铛的眼神。其他孩子或好奇,或紧张,或带着玩耍的心态。唯独小铃铛,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是一种近乎纯粹的专注与……感知。她似乎不仅仅是在模仿动作,更像是在“阅读”动作背后蕴含的节奏与意图。

一次练习间隙,老韩头故意板着脸,走到一个平时有些调皮、刚才练习时偷懒的小男孩面前,想吓唬他一下。他并未真的动怒,眼神里甚至带着一丝老兵对后辈惯有的、隐藏在严厉下的关切。

然而,他刚走近两步,还没来得及开口,站在不远处的小铃铛却忽然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对着那紧张起来的小男孩悄声道:“石头别怕,韩爷爷是故意吓你的,他心里没生气。”

老韩头脚步一顿,猛地扭头看向小铃铛,疤脸上一瞬间闪过一丝真正的错愕。他自认情绪隐藏得很好,连那小男孩本人都没看出来,这小丫头是怎么感知到的?

小铃铛被老韩头一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手绞着衣角,小声补充道:“我……我就是感觉……”

感觉?老韩头心里咯噔一下,看向小铃铛的目光彻底变了。这已经不是运动天赋好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