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公堂之上,也敲在围观百姓的心中。堂外再次响起哗然之声。
“林公子说得对啊!”
“这明显是顶罪!”
“宋大人可不能偏袒啊!”
宋知州面色尴尬,心中暗骂林轩刁钻,却强行摆出公允的姿态:“嗯…林轩所言,虽有其理,然则…现今首恶李掌柜已然认罪,绑匪亦当庭指认无误。律法讲究证据链,如今人证、供词皆指向李掌柜,本官亦需依法而论啊…”
他巧妙地将“人证”从指认贺元礼变成了指认李掌柜。
贺元礼立刻接口,语气沉痛:“大人!小人驭下不严,致使家中出了此等背主忘义之徒,小人亦感痛心疾首!甘受大人训诫罚银!但主使一事,确系李掌柜个人所为,还请大人为小人主持公道,莫让小人无故蒙受不白之冤!”
他再次强调那事纯属李掌柜“个人所为”,也同时提醒宋大人赶紧‘训诫罚银’了事。
宋知州立刻顺势而下,仿佛经过一番“艰难”的权衡,重重一拍惊堂木,开始引经据典,和起了稀泥:“肃静!此事来龙去脉,本官皆已知悉。经过人证物证,本官也有决断!”
“查,绑匪伤人之事,证据确凿,依律当严惩不贷!一干涉案绑匪,收监候审,择日重判!”
“李掌柜,”他看向台下,“你虽主动认罪,然罪证确凿,依律当判流放。但念你主动认罪,罚没家产,监禁三年!”
他顿了顿,转向贺元礼:“然,贺元礼身为百草厅少东,疏于管教,约束下属不力,间接导致此事发生,负有不可推卸之责。本官判你:罚银一千两,其中五百两赔偿苦主三七,以为汤药之资;另五百两充入府库,以示惩戒!并责令你回去严整家规,不得再犯!”
“至于指控贺元礼主使一事…”他拖长了语调,看了一眼供状,又看了一眼贺元礼,最终慢悠悠地说道:“现有证据虽有其状,然主要被告翻供,指认逻辑链条已不完备,存有合理疑点。依律,疑罪从无。故此部分指控,本官不予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判决,可谓将“秉公办理”的偏袒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重重拿起——严惩绑匪和李掌柜,轻轻放下——对主要被告人物罚钱了事,并用“证据链不完备”、“疑罪从无”等冠冕堂皇的律法术语,直接替贺元礼洗脱了主犯的罪责!
林轩内心吐槽:【卧槽!这操作简直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疑罪从无是这么用的吗?这宋知州的和稀泥功底,简直比现代某些官僚还厉害!罚酒三杯,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