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影响力》从众黑洞思维

第一是“魅力”,外表的吸引力会产生“光环效应”,让我们下意识地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更善良、更可靠。

研究发现,陪审团对美貌被告的量刑会比普通被告轻50%,招聘时长得漂亮的候选人更容易被录用(我在招聘录用时就习惯性给形象佳的人多一些机会)——我们不是在根据事实做判断,而是被外表的魅力操控。

第二是“相似”,我们会本能地喜欢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无论是相似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还是相同的口音、穿着风格。

微商最擅长利用这一点,他们会仔细研究客户的朋友圈,模仿客户的动态发布内容——客户喜欢健身,他们就晒健身照;

客户关注育儿,他们就分享育儿心得,通过“镜像社交”伪造“三观契合”的假象,让客户觉得“我们是一类人”,从而放下戒备购买产品。

第三是“赞美”,真诚的赞美能让人心情愉悦,但虚假的赞美同样具有杀伤力。

销售们深谙此道,房产销售会夸你“真有投资眼光,这个地段未来肯定升值”,服装导购会说“这件衣服太适合你了,显瘦又显气质”,这些精准投喂的赞美,会让我们产生“被认可”的快感,进而对对方产生好感,最终做出非理性消费。

第四是“接触”,熟悉感能提升好感度,这就是为什么广告会反复播放,商家会在社区频繁举办活动——反复的接触让我们对产品或品牌产生熟悉感,进而转化为好感。

第五是“关联”,我们会将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好感,转移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上。

比如喜欢的明星代言某款饮料,我们会下意识地购买;

朋友推荐的餐厅,我们会更愿意尝试——这种情感转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喜好”操控。

2. 情感嫁接的黑暗艺术

如果说“好感五毒散”是基础操控,那“情感嫁接”就是喜好原理的高阶应用,它通过将产品与积极情感绑定,让我们在情感驱动下做出决策。

明星代言的核心逻辑正是如此:

品牌方支付高昂的代言费,不是因为明星懂产品,而是为了将粉丝对偶像的爱、信任、崇拜等积极情感,嫁接到产品上。

当我们看到喜欢的明星拿着某款手机、喝着某款奶茶时,会下意识地将对明星的好感转移到产品上,认为“偶像推荐的肯定好”,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我曾经因为某个明星在直播间卖酒就冲动下单了,买回来一箱六瓶都是酒精勾兑的几块钱一瓶的假酒,并且这个明星平日也很低调,无绯闻,拍戏作品也是大家爱追捧的。

这种情感嫁接的溢价往往惊人,同款产品只要印上明星的签名,价格就能翻几倍,粉丝们却依然趋之若鹜——他们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对偶像的情感寄托。

除了明星代言,“爱国营销”也是情感嫁接的典型案例。

一些国潮品牌会将产品与民族情绪、文化复兴绑定,在宣传中强调“支持国货就是支持民族产业”“穿国潮就是爱国”,将消费者的爱国情感嫁接到产品上。

消费者在民族自豪感的驱动下,会忽略产品的质量、性价比等核心因素,盲目购买——哪怕产品存在瑕疵,也会因为“爱国”的情感滤镜而选择原谅。

这种情感嫁接的黑暗之处在于,它利用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将其异化为消费的工具,让我们在情感的裹挟下,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

3. 建立情感防火墙

要抵御喜好原理的操控,关键是建立“情感防火墙”,将对人的好感与对事的判断分离开来,不被情感绑架决策。

首先要学会“抽离测试”,当面临基于好感的请求或消费诱惑时,问自己一个核心问题:“如果推荐者是陌生人,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比如明星代言的护肤品,若剥离明星的光环,仅看成分、功效、价格,它是否还值得购买?

朋友推荐的投资项目,若推荐者是不认识的人,你是否会轻易投入资金?

这个问题能帮我们跳出情感的漩涡,回归事物本身的价值判断。

其次要警惕“超频赞美”,当对方的赞美过于密集、过于夸张,且精准击中你的心理需求时,就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操控的前兆。

小主,

比如房产销售一味夸你“有眼光”,却对房子的采光、户型、产权等关键问题避而不谈;

微商每天对你嘘寒问暖、频繁赞美,却只字不提产品的副作用——这些“不对称的赞美”,本质上是为了让你产生好感,从而实现后续的索取。

此外,要学会“拆分关联”,当产品与积极情感绑定的时侯,主动将两者拆分,独立评估产品本身。

比如面对国潮产品,我们可以支持国货,但前提是产品质量过关、性价比合理,而不是因为“爱国”的标签就盲目买单;

面对明星代言的产品,我们可以喜欢明星,但不能因此忽略产品的核心价值。

最后,要保持“适度怀疑”,对过于热情、过于“合拍”的人保持警惕,尤其是在涉及消费、投资等重大决策时,不要因为“投缘”就轻易信任。

记住:好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决策需要理性的支撑——建立情感防火墙,才能在好感的迷雾中保持清醒,不被“喜好”的隐形绳索操控。

六、权威:服从基因的致命诱惑(颠覆“专家即真理”的认知奴性)

1. 权威符号的三重幻术

“听专家的准没错”“按领导说的做就对了”,对权威的服从已经刻进人类的基因。

在原始社会,服从部落首领的指挥能提高生存概率;

在现代社会,权威代表着专业、经验、资源,服从权威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但这种“服从本能”,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权威符号”的三重幻术,让我们陷入认知奴性。

第一重幻术是“头衔魔术”,头衔是权威最直观的象征,哪怕是虚假的头衔,也能轻易获得他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