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一块巨大的、缀满碎钻的墨蓝天鹅绒,缓缓覆盖了无垠的海面。白日的最后一抹暖意被海风带走,取而代之的是带着凉意与纯净气息的夜风。“破浪号”降下了大部分船帆,仅凭一张艉三角帆借力,以一种近乎静谧滑行的姿态,在微光闪烁的海面上前行。船舷破开的海水,激起点点幽蓝色的生物荧光,如同船只在星河中的倒影。
林凡结束了一日的修炼与杂务,并未立刻回到舱内休息。他站在驾驶台旁,仰头望向那片浩瀚无垠的星图。没有陆地上的灯火干扰,这里的星空清澈、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繁星的数量与亮度,远非前世在光污染城市中所能想象。
工科生的灵魂在此时雀跃起来。在这没有任何现代导航卫星的异世界,这片亘古不变的星空,便是航海者最可靠、最永恒的罗盘与时钟。学习、掌握它,不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一种与古老智慧对话、与宇宙规律接轨的浪漫。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航海士的灵魂必修课。
他取出了那具自制的简易六分仪、航海星图、航海钟,以及一本用炭笔在防水鞣皮上记录的观测笔记。今夜,便是他的天文导航实践课堂。
林凡并未草率开始。他仔细地清洁了六分仪的镜片和刻度盘,确保观测精度。将星图在导航台的固定卡槽上平整铺开,用微弱的油灯光晕(用黑布罩住大部分,只留一线光亮)照亮。调整航海钟的走时,与笔记上的记录进行核对。他甚至用一根线绳悬挂小铅锤,简易校验了甲板的水平度。
这一切准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仪式感。如同一位学者在开启珍贵的典籍,一位祭司在准备与神灵沟通。这种严谨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宇宙规律的敬畏。
准备工作就绪,真正的学习开始了。
寻找指针:北极星与南十字星
他首先抬头寻找北天星空最关键的坐标——北极星(勾陈一)。在前世知识中,它位于小熊星座的尾巴尖,靠近北天极,几乎静止不动,是北半球航海的指路明灯。他很快在星空中找到了那熟悉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用“勺口”两颗星的延长线,轻松定位了那颗亮度适中、位置恒定的星辰。
“果然存在……而且位置几乎一致。”林凡心中微动,感到一种跨世界的奇妙联结。他迅速在星图上找到了对应的标记,确认了正北方向,并与罗盘指示进行比对,进一步校准了磁偏角。
同时,他也望向南方低垂的星空,寻找着那个着名的南半球导航星座——南十字座。其四颗亮星组成的十字形,在这个清澈的夜空中也清晰可辨。虽然目前他在北半球,其高度角很低,但提前熟悉,为未来可能进入南半球做准备。
对照星图:知识体系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