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喜立基

中平二年的深秋,刘备、关羽、张飞、简雍率领着三百人的队伍,押送着宝贵的粮草辎重,终于抵达了安喜县境。一路行来,景象愈发凄凉。越靠近安喜县城,战争的创伤越是触目惊心。道路两旁,时见被焚毁的村落废墟,荒芜的田野里蒿草长得比人还高,偶尔遇到零星百姓,也是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看到军队便惊慌躲藏。

安喜县城墙低矮,多处破损,墙垣上残留着烟熏火燎和刀劈箭凿的痕迹。城门歪斜地敞开着,无人看守。一股萧瑟破败的气息扑面而来。

刘备心中一沉,示意队伍提高警惕,缓辔入城。城内的景象更是令人扼腕。街道冷清,十室九空,许多房屋只剩断壁残垣,显然经历过惨烈的洗劫和焚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和腐败气息。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居民从门缝里窥视,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戒备。

县衙所在,更是一片狼藉。原本象征着朝廷权威和地方秩序的衙署,此刻大门破碎,牌匾歪斜,院墙倒塌了大半。院内杂草丛生,公文案牍的碎片和破损的器物散落一地,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未能及时清理的、已经发黑的血迹。这里,便是前任县令和衙役们殉难之地。

“直娘贼!这帮天杀的匪寇!”张飞环眼怒睁,看着这片惨状,忍不住破口大骂。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髯的手微微用力,沉声道:“民生凋敝至此,官府荡然无存。大哥,百废待兴。”

简雍亦是面色凝重:“玄德,当务之急,需立刻稳定人心,恢复秩序,否则流民变为流寇,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深吸一口带着废墟尘埃的空气,眼神却异常坚定。眼前的惨状固然触目惊心,但也意味着这是一张几乎空白的纸,可以任由他挥毫泼墨。朝廷赋予的“自行征辟”之权,在此刻显得至关重要。

“云长,翼德,立刻安排人手,接管四门防务,设立岗哨,巡逻街巷,先让城内恢复基本秩序!”

“宪和,带人清理县衙,寻找可用之物,同时张贴安民告示,宣告本官已到任,即刻开衙理事!”

“命令全军,严守军纪,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取民物,违令者,斩!”

刘备的命令清晰果断,关羽张飞简雍立刻领命,分头行动。

三百将士迅速行动起来。老兵们经验丰富,很快控制了四门和主要街道,设立了简单的警戒线。乡勇们则开始帮忙清理县衙废墟,砍伐院中杂草。

简雍找来了几张还算完整的案几和席子,就在县衙大堂外的廊下,摆开了临时的公案。又寻来些笔墨,亲自书写了安民告示,命人誊抄多份,在城内四处张贴。

告示内容很简单:新任安喜县令刘备已到任,必将保境安民。现招募青壮入伍,待遇从优,粮饷按时发放,共同守护家园。同时宣布,鼓励流亡百姓返乡,认领土地,县衙将提供必要农具和来年春耕的种子,确保秋耕顺利,以期来年恢复生产。望百姓各安其业,有冤可申,有困可诉。

安喜县的百姓,在经历浩劫之后,早已如同惊弓之鸟。此刻见到新任县令不仅带来了兵马,态度坚决,而且政策仁厚,旨在恢复生计,那颗绝望的心渐渐复苏。开始有胆大的青壮前来应募乡勇,也有外逃的百姓陆续试探着返回家园。

与此同时,来自各方面的情报也陆续汇总到刘备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关于黑山军首领张燕的动向。

正如刘备所预料,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张燕凭借其过人勇武和号召力,趁朝廷忙于内斗、地方守备空虚之际,滚雪球般迅速发展壮大。常山、赵郡、上党等地的各路义军、溃兵、流民纷纷来投,其部众竟号称百万之巨,声势震天,攻城掠地,官军屡战屡败,整个河北为之震动。

朝廷焦头烂额,既无足够精兵平叛,地方豪强又各扫门前雪,不肯出力。宦官集团怕事情闹大到不可收拾,最终采纳了“招安”之策。张燕审时度势,也派人进京表示归顺。汉灵帝顺水推舟,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领河北山谷事,承认其对黑山部分区域的管辖权。另一位势力较大的黑山首领杨凤,也被拜为黑山校尉。

然而,无论是洛阳的衮衮诸公,还是黑山军的首领们,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暂时妥协。朝廷无力剿灭,只好先予羁縻;张燕则借此获得合法身份和喘息之机,继续积蓄力量。河北的乱局,并未真正平息。朝廷甚至不得不紧急调右车骑将军朱儁出任河内太守,专门堵截威胁洛阳的黑山军。朱儁甚至动用了自己的家兵部曲,才勉强稳住阵脚,其艰难可见一斑。

“张燕……平难中郎将……”刘备看着简雍整理来的情报,手指敲击着临时充当案几的木板,眼中闪烁着洞察世事的光芒,“其势力核心应在常山、赵郡、上党一带。如此看来,直接威胁我安喜县的,并非张燕本部,而是那位新受招安、但未必安分的黑山校尉——杨凤部,以及其他可能不受节制的小股乱兵。”

小主,

这一判断,让众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面对号称百万的张燕主力和面对一个校尉杨凤,压力截然不同。

当日下午,刘备就在残破的县衙大堂内,召开了第一次核心会议。参与者只有关羽、张飞、简雍,以及几名最早追随、能力较为突出的老兵头目。

大堂屋顶漏着光,地上铺着草席,气氛却异常严肃。

“情况诸位都已看到。”刘备开门见山,“安喜县如今便如一张白纸,朝廷无人,百废待兴。此正是我等施展拳脚,为其注入新秩序之时。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务之急,需立刻搭建县衙框架,使政令有所出,事务有人管。”

他目光扫过众人:“朝廷许我自行征辟僚属,今日,我便依据诸位才能功绩,暂定职司。此乃非常之时,职司或有重叠,权责或有变通,一切以实效为重,望诸位戮力同心,共度时艰!”

众人凛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