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片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中式建筑群依山势而建,既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神韵,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舒适与气派。高大的门楼气派非凡,朱漆大门上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南锣鼓巷95号院”,落款依然是风骚的“钟不贵”。
“嚯!这……这也太阔气了!”傻柱张大了嘴巴。
“比咱们四九城那个老破小……不是,是比那个更有底蕴的老院,可强太多了!”许大茂及时改口,但眼中的惊叹掩饰不住。
就连一向淡定的易中海,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这地方才配得上自己“易公知”的身份。
钟铭大手一挥:“都别愣着了!进去瞅瞅,按照咱们各家在四九城那个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位置,找自个儿窝去!”
众人欢呼一声,涌入院内。
院内更是别有洞天。不再是四九城那种拥挤的格局,而是以中央的花园水榭为核心,几栋二层或三层的中式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四周,以抄手游廊连接。小桥流水,假山绿植,甚至还有个小小的观景亭,可以俯瞰部分港岛城景。
“中院西厢房贾家”变成了一栋精致的二层小楼,贾张氏摸着光滑的栏杆,嘴里念叨:“这得花多少钱啊……不过,真好,真好啊!东旭,以后你可得更卖力给铭爷干活!” 贾东旭连连点头,看着这气派的“贾府”,感觉自己厂长的腰杆子更硬了。
“后院后罩房钟家”则占据了位置最好、面积最大的一栋三层主楼,带独立的小院和观景露台。钟铭溜达进去,看着宽敞明亮、装修雅致的房间,满意地点头:“嗯,这才有点神……有点主角待遇的样子。”
刘海中一家的位置,是门前空地最大的一栋楼,方便他和他们仨儿子以后每天练武。阎埠贵的前院则相对幽静。易中海家也是一幢显得很体面的二层楼。许富贵家、钱家兄弟、李常威父子等也都显得非常气派。。
每家每户内部,卫浴厨房一应俱全,家具电器(以这个时代的标准)配置齐全,尤其是那个锃光瓦亮、能冲水的陶瓷马桶,让从四九城公共厕所噩梦中解脱出来的众人,再次流下了感动(或者说是爽到)的泪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阎埠贵坐在自家马桶上,感受着那光滑的釉面,差点赋诗一首《马桶吟》。
众人安顿行李,楼上楼下地跑,熟悉新环境,欢声笑语充满了这座崭新的“港岛95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