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易中海的“‘夫唱妇随”

王曼妮在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柔媚动听,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爽快地答应了。

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格调高雅、氛围私密的西餐厅。易中海穿着最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还洒了点古龙水。他提前到达,坐在预订好的靠窗位置,看着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璀璨灯火,心情如同那波光一般荡漾。

当王曼妮穿着一身宝蓝色旗袍,外搭白色针织披肩,袅袅婷婷地出现在餐厅门口时,易中海的眼睛瞬间亮了。他连忙起身,彬彬有礼地为她拉开座椅,动作间带着一种刻意练习过的绅士风度。

“易先生,让您久等了。”王曼妮落座,嫣然一笑,眼波流转间,风情万种。

“不久,不久,能等候王记者,是易某的荣幸。”易中海微笑着,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她,努力将“忧国忧民”与“成熟魅力”结合在一起。

晚餐在轻松(易中海自认为)而愉快(王曼妮演技)的氛围中进行。易中海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空谈大道理,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个人的生活感悟、对情感的见解,言语间透露出经历沧桑后的“通透”与“稳重”,以及对未来家庭的“向往”。

王曼妮听得十分“投入”,不时用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他,发出恰到好处的惊叹或表示理解的轻叹。她偶尔也会谈及自己在港岛打拼的不易,言语中带着一丝惹人怜爱的脆弱。

“易先生这样有担当、有思想的男士,真是难得。”王曼妮切着一小块牛排,状似无意地感叹,“想必对未来的伴侣,要求也很高吧?”

易中海心中一动,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放下刀叉,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目光“诚恳”地看向王曼妮:“曼妮小姐(他刻意省去了姓氏),不瞒你说,易某半生漂泊,所求并非浮华。唯愿得一知己,能理解我的抱负,支持我的追求,彼此扶持,共度余生。如同伯牙子期,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易中海这不要脸的货此刻是直接忘了正在四九城里照顾着聋老太太的他媳妇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易中海特意加重了“夫唱妇随”四个字,目光灼灼地看着王曼妮。

王曼妮的脸颊适时地飞起两抹红晕,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易先生……这样的理想,又何尝不是许多女子的梦想呢?只是……知音难觅……”

易中海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再感受到体内那澎湃的自信,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伸出手,轻轻覆盖在王曼妮放在桌面上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