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诸葛亮:我感觉我一直活在吕布的影子里

“如果有的选,我潘凤打死也不能选这么大风险的计谋啊!”

……

此刻的邺城城下,十万联军中,一骑快马奔至张燕身旁。

来者是一个年少气盛的青年小将,乃是张燕之子张方。

“父亲!”张方指着洞开的城门,语气带着按捺不住的急切:“那吕布如此托大,竟敢大开城门!就算他在城内设下埋伏,又能有多少人马?难道还能比我十万大军更多不成?”

“此刻城门未闭,正是天赐良机!若等他反应过来,升起吊桥,紧闭城门,我等再要攻城,不知要枉费多少儿郎性命!”

“倒不如趁现在,一鼓作气杀进去!难道还怕他吕布一人,能挡住我们千军万马吗?!”

张燕闻言,脸色一沉,立刻厉声呵斥:“住口!你知道什么!吕布之勇,岂是你能臆测的?他既然敢开门,必有倚仗!此事万万不可鲁莽!”

然而,在张燕的心底,另一个声音却在冷静地分析:张方说得并非全无道理。

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就算城内有埋伏,硬冲进去,胜算确实不小。

但是——

关键就在于这个“但是”。

谁先冲?

那洞开的城门,此刻在张燕眼中,不再是通往胜利的捷径,而更像是一张吞噬生命的巨口。

第一个率军冲进去的人,必将直面可能隐藏在门后阴影中的、全盛状态的吕布!

想想虎牢关前,想想濮阳城外,那杆方天画戟之下,何曾有过活口?

哪怕只有吕布一人守在门后,最先冲进去的几十、上百名精锐,也绝对是有死无生!

他张燕辛辛苦苦攒下这点黑山军的家底,可不是为了在这里给王匡、高干当探路石,让他们去摘桃子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不远处的王匡与高干,心中也转着类似的念头。

王匡眼神闪烁,暗自思忖:“吕布骁锐,不可力敌…张燕部下多亡命之徒,正好让他先去试试深浅……”

高干面色阴沉,心中冷哼:“哼,想让我麾下儿郎去触吕布的霉头?张燕、王匡倒是打得好算盘!要送死,你们先去!”

三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以及那一丝心照不宣的推诿。

最终,张燕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声音刻意放大,仿佛是说给城头听的,也像是在安抚躁动的联军:

“吕布此举,诡谲难测。我等岂能中其奸计?传令下去,各军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不得靠近城门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