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联军再讨董!但…谁去打吕布?

他的身后,颜良,文丑二将侍立其后,这也是袁绍最后的底牌了。

与袁绍的默然少语不同,袁术却是一声轻笑,姿态闲适地晃动着手中玉杯,杯中琥珀色的酒液荡漾不已。

“孟德啊孟德,”他拖长了语调,语带机锋,讥诮之意溢于言表。

“当年酸枣会上,你尚需看吾等脸色行事。不过三载光阴,竟已是物是人非。你迎奉圣驾,执掌中枢,号令诸侯,这‘忠臣’二字,倒是让你做得风生水起。”

曹操面色不变,朗声一笑,举杯遥敬:

“公路兄谬赞。操,不过尽人臣之本分,借天子之威德,共纾国难罢了。岂敢居功?”

他饮尽杯中酒,话锋随即一转,语气沉痛了几分,”忆昔酸枣会盟,诸侯何其壮也!然今岁能应诏而来者,不过席间七人。”

“冀州韩馥、河内王匡、上党张杨,皆殁于吕布之手,壮士扼腕;然兖州刘岱、东郡乔瑁、山阳袁遗……亦不幸亡于乱军之中,思之令人痛心。”

他寥寥数语,将部分诸侯被吞并的真相模糊带过。

帐内一时静默,各人脸上或悲、或怒、或疑、或惧,神色各异。

这番陈述,如同在袁绍未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他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握紧的拳指关节已然发白。

当年他袁本初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是何等风光?

如今竟沦落到仰仗弟弟袁术鼻息,看曹操这等昔日”小弟”执牛耳,心中五味杂陈,羞愤、不甘、无奈交织,几乎令他难以呼吸。

“曹将军。”

就在这时候,诸侯之一的孔融缓缓开口,看向曹操。

只见他面带忧虑:”既以天子之名召我等前来,当早日言明正事。”

“董卓篡逆,吕布为伥,乃天下共敌!故而我等这才奉诏讨贼,前来再度会盟。”

“现如今…面对那董卓吕布,曹将军,你究竟有何打算?”

闻言,袁术也收敛了戏谑之色,放下玉杯,玉杯与案面接触,发出”叩”的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