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金蝉脱壳,龙归山海

许都的空气,因曹操即将亲征淮南吕布的决定,而变得愈发粘稠、紧绷。魏王府的命令一道道发出,精锐的虎豹骑、虎卫军开始集结,粮草辎重源源不断运往东南方向。这座北方的权力心脏,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起来,也将大部分审视和监视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深居皇宫的刘协得到曹操亲征的消息后,心中难掩的兴奋,这么多年的布局谋划,终于要收网了!

清凉殿内,炭火早已撤去,微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兴奋。刘协站在那幅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死死锁定了从许都通往荆州、再转入桐柏山的那条隐秘路线。他的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每一个节拍都在呼应着一个词:时机!

“影,”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所有环节,最后确认一遍。”

阴影中,影的声音如同幽谷回响:“陛下,一切就绪。‘皇商’三支伪装商队已分批出城,将在预定地点汇合,携带必要物资与接应人员。靖安司七组好手,已渗透至沿途关键隘口,十二时辰监视曹军动向,可提前预警。桐柏山方面,赵云将军已派出最精锐的‘潜云卫’前出三百里接应。许都城内,关于陛下‘偶感风寒,需静养数日’的消息,已通过我们控制的内侍‘不经意’地散播出去。”

刘协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计划大胆至极,堪称火中取栗。利用曹操注意力被淮南战事吸引,许都防卫相对空虚,且内部因荀彧事件而人心浮动的绝佳窗口,他要带着这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荀彧和关羽,一同逃离这座黄金牢笼!

“荀令君那边?”刘协最关心的是荀彧的状态。这位智者内心的挣扎,他通过“衣带诏”和“桐柏山”之约已了然于胸,但临门一脚,仍需他自己迈出。

“荀府内外监视依旧,但荀令君近日称病告假,闭门不出,已初步取得对方信任。我们的人已通过密道与他取得联系,送去了陛下的亲笔信和具体计划。荀令君回复……”影顿了顿,似乎在确认措辞,“‘彧,愿随陛下,行伊尹、周公之事。’”

伊尹放太甲,周公辅成王!荀彧终究还是选择了那条更为艰难,却符合他心中大义的“匡扶汉室”之路!刘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关羽将军处呢?”

“关将军处监视最严,但近日因曹操忙于军务,稍有松懈。我们已按陛下吩咐,将计划核心部分通过‘盲区投递’方式告知。关将军回复只有四字:‘如期而动’。”

好!刘协眼中精光一闪。关羽的决绝,他从不怀疑。

“行动计划,”刘协转身,目光锐利如刀,“明日酉时三刻,宫门下钥前一个时辰。利用宫内杂物运输车队出城的机会,我们混入其中。‘影’,你负责宫内接应与路线清除。出城后,由‘皇商’甲组接应,换乘快马,连夜南下!”

“途中所有可能遭遇盘查的节点,都有我们的人策应。若遇紧急情况,可使用‘雷火’制造混乱,但非万不得已,不得动用!”刘协特意强调。那初步成功的火药,是他保命的底牌之一,轻易不想暴露。

“明白!”

“下去准备吧!”

影无声退去。刘协独自立于殿中,望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紧迫。穿越至今,他如履薄冰,暗中布局,积蓄力量,等的就是这一天!挣脱牢笼,龙归大海!

他走到书案前,最后检查了一遍随身物品。除了必要的印信和一小袋金珠,最重要的,是一本以特制纸张书写、封面无字的书册。里面是他凭借记忆写下的,关于初级工业革命、近代军事组织、基础经济学乃至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只言片语。这是他的知识宝库,也是未来改造这个世界的理论基石。

“曹操,待朕龙出浅滩,再看这天下,是谁家之天下!”刘协握紧了拳头。

翌日,许都皇宫。

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无异。皇帝的“风寒”似乎还未痊愈,取消了例行的问安。宫人们依旧低眉顺眼,忙碌着各自的活计。唯有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在疯狂涌动。

酉时初,清凉殿。

刘协已换上了一身普通内侍的服饰,脸上也做了简单的伪装。他平静地坐在那里,调整着呼吸,将所有的紧张与兴奋都压在心底。

“陛下,荀令君府邸有异动!”影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半柱香前,荀府后门驶出一辆运送污物的马车,监视者未察觉异常。但我们的内线确认,荀令君已金蝉脱壳,藏于车中暗格,正前往西城‘皇商’布庄!”

“好!”刘协精神一振,荀彧这边成功了第一步。

“关羽将军处,”影继续汇报,“其以演练武艺为名,驱散了府内大部分仆役,只留数名绝对心腹。监视者被其气势所慑,未敢靠近细查。预计他将按计划,在戌时初,利用换防间隙,强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