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战略转型·苏婉晴的反收购战

船身的光点在屏幕上渐行渐远,陈雨桐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晨曦号已出港,航速正常。”

陈默站在控制台前,手指轻抚左手无名指上的祖母绿戒指。他没有回应,转身离开物流中心,走向总部大楼的战略会议室。走廊灯光稳定,脚步声清晰。

会议室门推开时,苏婉晴正站在投影屏前,手中拿着三份文件。她抬头看了陈默一眼,直接将文件甩在会议桌上。纸张散开,露出几组资金流向图和股权结构表。

“他们动手了。”她的声音很冷,“目标是新能源部门。”

陈默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文件。一家名为“恒能科技”的公司,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通过三家离岸基金增持陈氏新能源板块股份,持股比例已达18.7%。公开要约显示,对方将以低于市场价40%的价格收购剩余股权。

“这不是收购。”苏婉晴站在屏幕旁,手指划过数据流,“这是趁虚而入。他们散布消息,说我们资金链紧张,过度扩张,连东南亚的港口项目都被说成烧钱游戏。”

陈默没说话,只是缓缓转动戒指。他知道这些舆论早就开始发酵。但真正危险的不是舆论,而是背后的操作链条。

“恒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表面是职业经理人团队,但资金源头指向周海涛关联的卢森堡壳公司。”苏婉晴调出一张股权穿透图,“他们用六层嵌套结构隐藏实际控制人,手法和上次抢注专利一样。”

陈默盯着屏幕。前世没有这一幕。这意味着对手变了策略,不再正面硬攻,而是利用资本规则发动围剿。

他刚想开口,会议室门被推开。陆明远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贴满彩色便签的文件夹。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拉开椅子坐下。

“好消息。”他说,“他们忘了申报跨境持股比例。”

陈默抬眼。

“欧盟反垄断法第19条,跨境并购超15%必须提前申报。”陆明远翻开文件,“他们没报。新加坡和加拿大也有类似规定。我们已经提交申诉材料,附带他们三年内十二次违规操作的记录。”

苏婉晴迅速调出法律条款对比表。三地监管机构的处罚先例并列显示,一旦确认违规,不仅收购无效,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什么时候生效?”陈默问。

“最快四十八小时。”陆明远合上文件,“但他们只要在这之前完成资金募集,程序就会自动推进。”

陈默站起身,走到巨幅世界地图前。新能源部门的布局点遍布二十国,每一个都是战略支点。如果被低价吞下,不只是损失业务,更是失去未来十年的技术主导权。

他回头看向苏婉晴:“他们为什么选现在?”

“凤凰脉络首航成功,我们对外释放了大量现金流信号。”苏婉晴回答,“但他们误判了——以为我们在物流上投入太多,新能源会断血。”

陈默冷笑。这正是对手的盲点。新生代已经接棒,集团不再是单一依赖某个板块的旧体系。

“那就让他们看清楚。”他说,“启动B计划。”

苏婉晴点头,拿起通讯器,拨通全球三十个分公司的加密线路。

“统一指令。”她的声音冷静清晰,“即刻召开发布会,宣布陈氏新能源技术免费授权给当地合规企业使用。条件只有两个:承诺碳排放达标,开放数据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