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意识,如同一叶扁舟,在神州万象图那无边无际、由无数史册典籍与文明记忆汇聚而成的浩渺书海之中急速穿梭。
周遭是流光溢彩的信息洪流,《史记》的竹简、《资治通鉴》的卷帙、各朝各代的实录野史,乃至诗词歌赋、兵法韬略,皆化作一道道承载着厚重信息的流光,在他专注的意念指引下,被飞速地检索、掠过。
他的目标异常明确——必须在浩瀚的青史之中,精准地寻找到一位能够完美承载此刻华夏的意志与情感,足以应对这场由东瀛挑起的、别有用心的特殊对决的英灵。
“戚继光…戚继光…”他心中反复默念着这个在东南海疆写下不朽传奇的名字,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渔网,小心翼翼地撒向与这位明代抗倭名将紧密相关的历史长河片段。
他仿佛看到了闽浙沿海那连绵的烽火,听到了戚家军那震天的战鼓与“鸳鸯阵”克敌制时的呼喝。
然而,反馈而来的信息却让他心头骤然一沉——那一段关乎海防与民族气节的时空长河,此刻竟波澜不惊,属于戚继光的独特英灵之光,如同尚在深层沉睡的火山,并未被外界的喧嚣所触动,依旧沉寂在历史的深处,未被天命之擂的规则所唤醒。
“未醒…”林凡的眉头紧紧蹙起,一丝难以抑制的焦躁如同藤蔓般缠绕上他的心头。
时间不等人,星空擂台上那来自日本的咄咄逼人之势,如同一根淬毒的尖刺,深深扎在每一个关注此战的华夏子民心中,必须尽快、且以最恰当的方式予以拔除,否则后患无穷。
他的神识果断转向其他可能的人选方向,大脑如同超频的处理器般飞速运转。
一位位声名赫赫的英灵影像、他们的生平事迹、精神特质与力量属性,如同走马灯般在他心中快速闪过,却又都因为与当前局势的“契合度”或“象征意义”稍有偏差,而被他理智地暂时搁置。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强大战士,更需要一种能精准传达华夏意志的姿态,一种能直指本心、有力回击那份来自东瀛的深沉恶意,并能抚慰华夏民族心中那道由历史刻下的、隐痛犹存的伤痕的特定意志体现。
他的目光,带着沉重与不甘,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明清之交的那段血色历史,那片曾经饱受倭寇袭扰、并在近代承受了更深重苦难的东南海疆与广袤华夏大地。
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的身影虽因沉睡而未能显现,但那一段浸透着血与火、充满了悲壮与不屈抗争的历史本身,其所蕴含的民族情感与集体记忆,却如同压抑已久、即将喷发的低沉海啸,在万象图的深处隐隐轰鸣,牵动着林凡的心神。
就在他心神激荡,被那股悲愤与急切的情绪所裹挟,几乎要不顾规则限制,强行以自身天命行者的权限去尝试唤醒某些尚在深层沉睡的英灵时,一道温和而无比坚定、如同定海神针般的意念,无声无息地渗透而来,悄然抚平了他心海中翻涌的波澜。
“林行者,心若紊乱,则智慧蒙尘,判断必失。”
林凡循着这沉稳的意念望去,只见王猛——那位辅佐苻坚奠定前秦霸业的肱骨巨擘,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他身侧,正平静地注视着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中,闪烁着洞悉世情本质的睿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