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宏图与分歧

接下来的几天,吴所畏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紧张的内部评估中。苏总监和秦薇既兴奋又担忧,兴奋于机会难得,担忧于工作室可能被这个巨型项目“绑架”,失去灵活性和其他发展可能。

与此同时,项目的初步碰头会也在远端集团紧锣密鼓地展开。吴所畏作为潜在的首席设计顾问参加了会议。会议上,远端集团的项目团队、工程师、市场分析师济济一堂,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技术可行性、投资回报率、施工周期等硬性指标上。

当吴所畏尝试阐述他对于社区公共空间“模糊边界”、促进邻里交往的设计构想时,一位资深项目经理打断了他:“吴总监,您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我们需要考虑后期维护成本和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过于开放的流动空间可能会导致管理混乱和安全隐忧。”

另一位工程师也补充:“您提出的这个采用本地再生材料构筑景观墙体的方案,想法很好,但我们需要确保其结构稳定性和长期的耐候性,这可能需要更高规格的工艺和成本。”

会议的氛围务实而略显冰冷,与吴所畏心中那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的蓝图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割裂感。他感觉自己的设计,像是在被一道道冰冷的数字和条款进行解剖。

晚上回到家,吴所畏显得有些沉默。池骋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将他拉到身边坐下。

“会议不顺利?”

吴所畏揉了揉眉心,把会议上的争论和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我感觉,他们想要的,是一个高效、安全、能快速盈利的‘产品’,而我想要的,是一个有呼吸、有温度、能让人愿意停留和交往的‘场所’。我们的出发点,好像不太一样。” 他抬起头,看着池骋,眼神里带着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池骋,如果接下这个项目,我是不是……需要做出很多妥协?为了所谓的‘可行性’,放弃一些核心的东西?”

这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因为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分歧苗头。池骋是项目的决策者和资源掌控者,他必须对庞大的投资和最终结果负责;而吴所畏是艺术的创造者和理念的坚守者,他需要对设计的内核和用户体验负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池骋沉默了片刻,他没有立刻用商业逻辑来说服吴所畏,而是握住了他的手,指腹摩挲着他的虎口,这是一个他安抚吴所畏时习惯性的小动作。

“我明白你的顾虑。”池骋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任何一个伟大的构想,在落地过程中,都必然经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远端团队提出的问题,是确保项目能够成立和运转的基础,这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