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文化暗战,匠心不移

GTSE组织如同附骨之疽,持续不断地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和媒体上,对匠人村主导的标准草案提出各种“专业性”质疑。他们不再进行赤裸裸的攻击,而是不断抛出新的“研究数据”和“伦理思辨”,将水搅浑,试图将标准制定拖入无休止的争论泥潭。尽管匠人村团队以严谨的答复和公开透明的姿态一一回应,但这个过程极大地消耗了时间和精力,标准发布的进程被明显拖慢。

“这帮人就像牛皮糖,甩都甩不掉!”二狗看着又一份需要回复的长篇质疑文件,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们根本不在乎真相,就是想拖垮我们!”

林雪揉了揉眉心,略显疲惫:“这就是他们的策略。利用国际规则和学术争论的复杂性,让我们陷入持久战。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可以靠实力说话,但标准和规则层面的博弈,很多时候比拼的是耐心和影响力。”

李哲更是感到一种无力感,他擅长与技术逻辑打交道,却对这种充满话术和意识形态的软性攻击有些束手无策:“他们总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质疑我们的动机,放大潜在风险,让我们自证清白……这太被动了。”

铁柱听着众人的抱怨,神色却异常平静。他走到办公室一侧的书架前,上面不仅摆放着技术书籍,还有大量关于东方哲学、艺术史和文化理论的着作。他抽出一本泛黄的《考工记》,轻轻摩挲着封面。

“他们攻击的,不仅仅是几项标准。”铁柱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看透本质的冷静,“他们攻击的,是我们所代表的这种将科技深度融入文化传承的发展模式本身。他们恐惧的,是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后,可能催生出的、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控的新的文明形态。”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和他们缠斗。我们要跳出他们的逻辑陷阱,将这场争论,拉回到文化与价值的本源上来。”

一个新的思路在他脑中形成。

“林雪,GTSE那边的常规回应继续,但策略要变。不要再被动地逐条反驳,我们要主动设置议题!”铁柱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国家级中心的名义,发起一个名为‘科技时代的手工精神与文明对话’的全球系列高峰论坛!邀请全球顶尖的哲学家、人类学家、艺术家、科技伦理学者,当然也包括GTSE那些‘专家’,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手工艺的价值、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科技发展的伦理边界究竟是什么!”

林雪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把战场从枯燥的技术标准,扩大到更广阔的人文思想领域!让全球的智者来辩论,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负责任、有远见的科技发展路径!”

“对!”铁柱点头,“同时,在论坛上,我们要全方位展示匠人村的实践——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而是科技如何让老匠人的手艺得以更精准地传承,如何激发出新的艺术形式,如何让古老的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我们要用鲜活的事实,告诉世界,我们的道路,是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