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闻言,脸色都变得不太自然。李焕这个问题确实触到了他们的敏感神经——问一个华国电影人是否看过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无异于问一个京剧演员是否知道梅兰芳。
谢晋作为华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其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深度,都对华语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高山下的花环》作为他的代表作,更是每个华国电影人的必修课。
这部同样取材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典之作,没有刻意喊口号,也没有简单宣扬"战争有罪论",却让每个观众都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见无人应答,李焕继续道:"那部电影展现的是华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一点和史强的性格内核完全一致。"
"史强是一个骨子里的爱国者,他粗犷而不失智慧,时而冷峻,时而心怀大义。”
“但他从未对自己参加过的战争感到羞愧,相反,为国出征是他一生的荣耀。你们将他塑造成反战人士,这本身就是对原着最大的误读。"
一位年轻编剧忍不住反驳:"可是现在国际影坛的主流就是反战叙事,我们不这样拍,恐怕很难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
"我们为什么要一味迎合西方的标准?"李焕目光如炬,"《三体》能够走向世界,正是因为它展现了华国独特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连讲述自己历史的方式都要模仿别人,还谈什么文化输出?"
他环视在场众人,语气坚定:"我们要展现的,不是对战争的简单否定,而是华国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崇高信念。这种信念,才是史强这个人物最动人的力量,也是我们这部电影必须坚守的立场。"
"如果丢失了这个内核,"李焕一字一顿地说,"史强这个角色就失去了灵魂。"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编剧挺身反驳,"战争本身就没有绝对的正义与否,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在当今文明社会,我们不该歌颂战争的壮烈,而应该致力于消除战争发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