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踏入罗刹之土

阿列克谢沙皇和以戈洛温公爵为首的重臣们仔细聆听着。对于前两点,沙俄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扩大武器进口和建立维护中心,能直接提升军队战斗力;经济合作则能带来巨大财富。但第三点停战提议,则让沙俄君臣陷入了沉默和犹豫。

沙俄刚刚在乌克兰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占领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士气正盛。此时停战,等于放弃了乘胜追击、进一步打击奥斯曼、甚至获取黑海出海口的良机。罗莫达诺夫斯基等将领面露不甘。

乌兰图雅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她并未催促,而是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沙皇陛下,诸位大人。吾皇陛下深知贵国将士之英勇,亦理解帝国开疆拓土之雄心。然,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持续征战,耗尽国力民财,纵得一地,亦恐根基不稳。且…”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罗莫达诺夫斯基等将领,“奥斯曼帝国新近获得之装备,虽非大明最精良者,然其威力,想必罗莫达诺夫斯基元帅阁下在奇吉林城下已有深切体会。若战端重启,贵国勇士纵有勇武,面对倾泻如雨的枪弹与从天而降的炮火,又将付出何等惨痛之代价?”

这番话直击要害。奇吉林的噩梦瞬间浮现在沙俄将领们的脑海中。奥斯曼人现在也有了“不怕雨的火枪”和“会飞的炮”!乌兰图雅继续道:“况且,克里米亚汗国亦已获得自保之力。塞利姆大汗对贵国边境之态度,想必沙皇陛下自有明察。” 这是隐晦地提醒沙俄,他们的侧翼已经多了一个被大明武装起来的、充满敌意的邻居。

阿列克谢沙皇的眼神变得深邃。他看向自己的首席顾问戈洛温公爵,又看了看眉头紧锁的罗莫达诺夫斯基。权衡利弊,尤其是考虑到大明那深不可测的军事力量和对奥斯曼、克里米亚的军售事实,继续打下去的风险和代价确实巨大。获得一个体面的和平,巩固已占领的乌克兰,并确保与大明的良好关系以获得持续的武器供应和经济利益,似乎更为明智。

经过数日紧张而秘密的磋商,在乌兰图雅强大外交手腕和背后武力威慑的双重作用下,沙俄最终同意了大明的调停方案。

**停火协议与新的平衡**

在乌兰图雅的主持下,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奥斯曼代表由法佐·艾哈迈德帕夏紧急派遣,乘坐快船赶至克里米亚,再飞驰至莫斯科)在多棱宫签署了停火协议,要点如下:

1. **即时停火:** 双方在乌克兰及黑海北岸地区所有军事行动立即停止。

2. **领土现状:** 沙俄保留目前已占领的全部乌克兰领土(以第聂伯河为界,左岸乌克兰归沙俄)。

3. **奇吉林归属:** 沙俄军队撤出奇吉林城及其周边争议地区,该地区归还奥斯曼帝国及其藩属(指附庸奥斯曼的哥萨克势力)。

4. **战争赔款:** 奥斯曼帝国及其乌克兰附庸(多罗申科残余势力)需向沙俄帝国支付战争赔款,总计一百万两白银,分两年付清。

5. **俘虏交换:** 双方尽快交换所有战俘。

这份协议,沙俄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广袤乌克兰领土,体面地结束了战争;奥斯曼虽然失去了对左岸乌克兰的控制并支付了赔款,但保住了关键的奇吉林据点,避免了战争进一步升级和更大损失,并且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和来自大明的武器;而大明,则成功地在黑海地区两大强权之间建立了以自己意志为主导的和平框架,并确保了自身的军火贸易利益和战略影响力。克里米亚汗国则作为大明扶持的棋子,地位得到了巩固。

协议签署后,阿列克谢沙皇再次举行宴会。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沙皇亲自向乌兰图雅敬酒,盛赞她的智慧与大明皇帝陛下的仁慈。罗莫达诺夫斯基等将领虽然对未能彻底打垮奥斯曼感到些许遗憾,但也对获得的庞大领土和与大明的持续合作感到满意。

在莫斯科期间,乌兰图雅与沙俄方面敲定了详细的军购合同(补充采购大量步枪、迫击炮及弹药)和贸易协定。沙俄支付了巨额定金,其中一部分正是奥斯曼即将支付的赔款。同时,第一批沙俄军官赴明学习的名单也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