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问策:治国方略与军事宏图
新内阁组建后数日,光武帝在文华殿东暖阁召见了新任首辅王紫涵、次辅傅启光以及五军左都督卢师淮、海军元帅朱和伟。这是一次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核心会议。
首辅王紫涵首先呈上了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光武朝治国方略纲要》,其核心凝练为五点,铿锵有力:
1. 铁腕肃贪,清明吏治,重塑官箴(惩治腐败决不手软):“陛下,吏治乃国之根本!永昌盛世,亦有蠹虫滋生。光武新朝,当以雷霆之势,整饬纲纪!”王紫涵言辞恳切而坚决,“臣请旨:第一,扩大都察院与廉政总署(永昌朝后期设立)权限,赋予其独立调查、跨省办案之权;第二,推行‘高薪养廉’与‘严刑峻法’并举,大幅提高各级官员俸禄及退休保障,同时修订《大明律》,对贪墨受贿、玩忽职守、欺压百姓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从严、从快、从重惩处,增设‘终身追责’、‘抄没家产充公’条款,主犯处极刑(绞/斩)并昭告天下;第三,建立严密的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一定范围内),引入民间监督;第四,改革科举与选官制度,加重实务能力、道德品行的考核权重。吏治不清,则政令不通,民怨沸腾,强国之策皆为空中楼阁!臣愿以此为首要,为陛下廓清朝堂!”
2. 工技兴国,制造为基,引领寰宇(大力发展制造业): “陛下,”次辅傅启光紧接着发言,眼中闪烁着对工业力量的热忱,“荷兰之役,帝国铁甲舰、后膛快炮、机关枪已显神威,然此仅为开端!未来之霸业,必奠基于冠绝全球之制造业!”他展开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其一,倾举国之力,重点突破‘内燃机’技术(已有实验室原型),此乃火车提速、汽车实用化、农机普及乃至未来‘飞机’升空之心脏!臣请设‘帝国动力研究院’,集中顶尖工匠、格物人才,由内帑与户部专项拨款,限期攻关!其二,全力发展‘钢铁产业’,扩大汉阳、马鞍山、唐山钢铁基地规模,引进最新平炉、转炉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确保军工、铁路、造船之需。其三,扶持‘精密机械制造’,提升机床(工作母机)精度与自动化程度,此为工业之母。其四,设立‘皇家科学院应用工程院’,专门负责将格物院之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推动电力应用(照明、通讯)、化工(化肥、炸药、染料)、纺织机械等全面发展。目标:十年内,使我大明之火车时速达百里,汽车行于州县,铁牛(拖拉机)耕于田野,帝国之制造,傲视全球!”
3. 天堑通途,货畅其流,血脉畅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王紫涵接口道:“傅阁老所言制造为基,臣深以为然。然利器造出,需有通途承载。交通乃帝国之血脉,血脉通则国力盛!其一,铁路为重中之重!加速推进‘九纵九横’全国铁路主干网建设,尤其打通西南(云贵川)、西北(陕甘新)之崇山峻岭,连接富庶江南与京津、辽东、两广。优先采用国产机车、钢轨。其二,大力疏浚内河航道(长江、黄河、运河、珠江),建造新式大型内河轮船,提升水运效率。其三,以天津、上海、广州、泉州、登州(烟台)、阿姆斯特丹(新设)、巴达维亚、孟买、好望角、新杭州(澳洲)等为核心,扩建现代化深水港,配备蒸汽起重机、铁路专线,打造全球海运枢纽网络。其四,修筑高标准国道(以碎石、水泥为基),连接省府要冲。其五,探索‘航空’之可能,傅阁老所提‘飞机’若成,则需及早规划机场、空管。交通之利,在于缩千里为咫尺,聚四方之物产,活天下之经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 海纳百川,利通万国,殖货四海(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傅启光再次强调经济维度:“陛下,帝国疆域辽阔,物产丰饶,制造勃兴,所产之物非自给自足,需有广阔市场。对外贸易,乃帝国财富活水之源,亦为彰显国威、施加影响之利器!其一,以‘大明皇家商贸总公司’(王锦琪)为龙头,整合民间商会,形成合力,开拓全球市场。其二,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全力推动‘大明制造’(机车、船舶、机床、布匹、五金、钟表、化工品)出口,树立品牌。其三,降低关税壁垒(对友好及属国),签订最惠国条约,但同时利用关税武器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其四,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君士坦丁堡、开罗、孟买、巴达维亚、新杭州、新福州(北美西岸)等地设立大型‘帝国商贸中心’,集展示、销售、仓储、金融于一体。其五,鼓励并保护民间海商,给予政策、信贷支持。其六,利用荷兰、印度、非洲、美洲等属国/领地作为跳板,深度渗透欧、非、美市场。务使‘明货’行销寰宇,白银黄金滚滚而来!”
5. 安民为本,调控有度,稳字当先(一定控制国内物价):王紫涵最后,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点:“陛下,开疆拓土,工技兴国,交通繁盛,贸易勃兴,最终皆需惠及黎民,方为盛世。然发展过热,易生通胀,物价腾贵则民不聊生,前功尽弃!‘控制物价’为安民之基!其一,户部(金声)、民生银行(王锦鲤)需建立严密之物价监测体系,尤其盯紧粮、油、盐、布、煤等民生必需品。其二,设立中央及地方‘常平仓’,丰年收储,荒年抛售,平抑粮价。其三,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奸商,以扰乱市场罪严惩。其四,货币政策需稳健,大明宝钞发行量须与金银储备及经济增长匹配,严防滥发贬值。其五,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漕运、大型矿山、基础能源),必要时可由朝廷适度干预或专营,保障供给与价格稳定。唯有物价平稳,百姓安居,方可言长治久安,帝国之基业方稳如泰山!”
光武帝仔细聆听着两位阁臣的阐述,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眼中精光闪动。王紫涵的方略,沉稳中见锋芒,覆盖了吏治、民生、经济命脉,深合其意。傅启光的补充则充满了技术官僚的锐气和对未来的前瞻,直指帝国核心竞争力。
“善!”光武帝赞许道,“王卿、傅卿所言,深谋远虑,切中肯綮。此五点,即为光武朝治国之纲领!着内阁据此细化章程,拟定具体法令、预算,尽快施行!朕要看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