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来告诉你们,这说明了绝大多数人读了书后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然后呢?要不就是回家种地,要不就是去替人写写书信,或是在书局找一份抄书的工作。”
李岩的话简直说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心坎里去了,甚至说能找到一份抄书这类工作的读书人也不多!
“咱们大办学堂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大多数人能识字,能写字,并不需要他们去考秀才考举人,读书人的基数增加后,再从这里面取仕是不是容易多了?出好苗子的概率是不是也更大了?”
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哦,所有人都听的一怔一怔的,但也有些头脑活泛之人听出了这话里面的漏洞,好像这样一来,取仕的难度岂不是更大了?
李岩当然是有备而来,只听他又解释道:“读书人多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奔着考取功名而去的,如果只是会识字写字就行,读个三五年也就够了。”
“他们交的学费是不是一份收入?如此学校的老师是不是就能养活了?学堂的一应开支也有了?”
“更多的人会写字,会读书了,这个社会是不是就能发展的更好?社会发展了,是不是各行各业需求的人才更多?那样没将书读出来的人是不是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听李岩这么一说,大多数人竟都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出来,连王时敏也忍不住想替镇国军鼓掌。
“但是,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表示以后读书人不再稀缺,那些针对读书人的利好也没有了?”又有人问道。
“首先申明,读书人也是人,为什么他们就可以不纳税?我家大帅一直都认为,只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纳税,比如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烈士,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巨大成果的人才!”李岩继续说道。
这段话里有些词语可能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理解尚有点困难,于是他特意停了下来,让所有人好好消化一下。
“有道理!”半饷过后,台下有人响起了一声附和。
“镇国军虽然做事霸道,但他们说的确实很打动咱的心呀!”一些普通百姓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