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心旷神怡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1522 字 3个月前

张明远唏嘘不已,缓缓道:“杜工部在成都最为名扬天下的便是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实乃念及天下苍生的家国情怀,自然感天动地。苦是苦了点,可除了苦,又当如何?眼下我大宋难道不是如此?这天下人,感到苦就东躲西藏,一遇事就逃之夭夭,能像杜工部一般,随遇而安者,能有几人?我看绝无仅有!日子过的苦了就心烦意乱,日子过舒坦了就得意忘形,世人皆知这不好,可又有几人心平气和?杜工部是个高人,我等皆不如也。可杜工部也寻常也平凡,好似就在我等身边,不曾离去。杜工部是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文豪,说他是英雄也不为过,可他比英雄要现实的多。”说到这里,随即吟诵开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子午若有所思道:“杜子美很亲切,很自然,他的诗作不花哨,不虚妄,就是这人生在世的点点滴滴,这般自然美,难能可贵。”

余下道:“陶渊明有些崇山峻岭之感,李太白有些曲高和寡之嫌,王右丞太玄幻,而杜子美恰到好处,就在我们人群里走来走去,不经意间,蓦然回首,杜子美就会微微一笑,给人温暖。”

普安道:“苏东坡赞美杜子美说:‘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我看苏东坡这话也是颇为恳切。”

武连环顾四周,看着翠竹摇曳,波光粼粼,顿时叹道:“我可听说,当年如若不是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恐怕今日,我们就看不到草堂了。”

张明远引众离开杜甫草堂,走在成都街市。众人东张西望,流连忘返。茶肆、酒楼,人头攒动。杂耍、相扑、打擂更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小主,

费无极见擂台上有人打斗,就笑道:“这东京的打擂,如何眼下成都也流传下来了。我看战场上打不过敌人,那就过把瘾练练手也不错。”

子午见吐蕃人也参与其中,还有党项人、契丹人,居然没什么汉人。心里就愤愤不平,意欲蠢蠢欲动,上台切磋,如若不是张明远劝住,恐怕早已飞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