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先路过“文华”区。
学子们正围坐在一起,由一位夫子引导,激烈辩论着《史记》中某篇列传的得失。
甚至有学子引证朝中之事加以类比,观点虽显稚嫩,却充满思辨的活力。
不远处则有学子铺开画纸,对着园中景致写生。
“如此辩史论政,是否太过大胆?”萧瑀有些担忧。
魏叔玉神情坦然,“知古论今,方能为鉴。只要引导其心向正,言之有物,有何不可?”
接着是“算经”区。
学子们人手一个沙盘和细棍,正在演算各种题目。
题目也并非全是经义中的算学,竟有模拟商铺记账、计算田亩产出、甚至设计水利工程土方量的实际问题。
李治正皱着眉头,对着道如何计算不规则粮囤容积的题目,苦思冥想。
“算学竟可用于此处?”
房玄龄深知计算能力,对管理国家的重要性,眼中露出精光。
魏叔玉傲然一笑,“算学乃百工之基,自然处处可用。只会解经义中的算题,那是书呆子。”
来到“格物”区,景象更是让李世民和宰相们,目瞪口呆。
与其说是学堂,不如说是工匠作坊,里面摆放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器具。
有的学子在摆弄杠杆滑轮组,试图用最小力气吊起沉重的石锁。
有的则在用琉璃镜片,观察阳光聚焦点燃纸片。
甚至还有人围着个复杂的水车模型,看着叶轮旋转而发出阵阵惊呼。
“奇技淫巧!”魏征下意识冷哼一声,但眼睛却死死盯着转动的叶轮,充满困惑与不解。
“玄成兄,此言差矣。”
高士廉却捻须道,“若能省人力、增效能,便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实学。”
“戎事”区则热闹非凡。
箭场上不仅有练习静止射靶的,还有骑马奔驰中射击移动目标。
格斗场中,学子们两两对战。练习的并非花架子,而是简洁有效的擒拿格斗技巧。
另一边。
有一小队学子在模拟战场对抗,用包着布的棍棒和藤牌,演练着小队突击与防御阵型。
李世民看得眼角直跳,领头的‘先锋营’,赫然是他宠爱的郇王。
“玉儿,这是怎么回事??”
魏叔玉笑得很得意,“为将者,需知兵爱兵。让象儿当先锋,主要是让他知道一点,掌兵者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