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通过那台功率不足,信号时断时续的九四式无线电发报机,伴随着“滴滴答答”的电波,艰难地穿越硝烟弥漫的天空,传达到了南京城外西南方向,正与“叛军”部队艰苦对峙的第18师团和第114师团指挥部。
两个师团的指挥官,第18师团长中岛贞雄中将和第114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在几乎同时收到这份来自“最高指挥官”的绝密电文时,心情都沉重到了极点。
电文的内容清晰而残酷,放弃救援南京,集中兵力向句容方向突围。
中岛贞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阅读着电文,眉头紧锁。
他知道南京城内的惨状,也明白松井石根此举实属无奈。
但他更清楚,以自己的疲惫之师执行如此艰巨的突围任务,成功率微乎其微。
这几乎等同于让部下们去送死,以期换取城内同袍一线渺茫的生机,或者说,是给松井石根一个心理安慰。
师团参谋长小藤惠大佐站在一旁,面色凝重,欲言又止。
末松茂治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几乎将电文揉烂,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的师团战斗力较弱,突围途中很可能率先崩溃。
但军令如山,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违抗命令的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短暂而痛苦的思想斗争,以及与主要联队长的紧急磋商,两位师团长最终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执行命令。
一方面,这是军人服从的天职;另一方面,继续在原地与优势“叛军”对峙,结局同样是毁灭,突围或许还能搏得一丝生机。
尽管这生机,看起来是如此的黯淡。
很快,两道加密命令从两个师团部分别下发,停止一切对南京城的支援行动,秘密收拢部队,清点所有可用的弹药,车辆和驮马,炮兵前移,步兵轻装。。。
准备向东南方向的句容,发动一场孤注一掷的死亡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