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高台之上,十八路诸侯分别落座。
韩馥抚须与身边人高谈阔论:"董卓兵强马壮,洛阳防守森严。我等必须齐心协力,方能制胜。"
刘岱与张邈低声商议着什么,二人目光交汇,似有默契。
桥瑁与王匡则在人群中言辞恳切,力陈董卓之恶,以鼓动人心。
孙坚虽是最后一刻赶来,却毫不怯场,昂首阔步立于其中,威风凛凛。
公孙瓒背后有三人紧紧跟随,其中一人大耳垂肩,手长过膝,丰神俊朗,正是刘备刘玄德。
刘昆与张扬两人同出并州一脉,加上曾经在丁原帐下共事,又共同与吕布公然决裂,交情不浅,自然聚在了一起。
河内郡太守王匡忽然长身而起,大声喊道:“诸位,且听某一言!”
正在交头接耳的诸侯们纷纷停止了彼此间的交谈,望向王匡,都想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而熟悉剧情的刘昆则冷笑了一声,此人正是袁氏故吏,充当袁绍小弟。
早就得到了袁绍的指示,要王匡出面公推他为此次会盟的盟主。
历史上就是此人提出要推选盟主的,并且在谈论盟主人选的时候,顺势将袁绍推了出来。
果不其然,王匡大声说道:“此次会盟,必须得有一位德高望重、实力雄厚者担任盟主,以协调联军行动 。”
他的这番话不无道理,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王匡见大家都非常赞同他的提议,心中很是自得。
袁绍和袁术两人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王匡,都希望他能说出推选自己为盟主的话。
果然,王匡话锋一转,说道:“袁绍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海内名望,某认为是本次会盟盟主的不二人选!”
此言一出,众多诸侯反响激烈。
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出言附和道:“公节此言,甚为有理!袁本初四世三公,才高德厚,某也推举本初为此次会盟盟主!”
袁绍心花怒放,可袁术就如同吃了屎一样恶心和难受。
他狠狠地瞪了王匡和曹操一眼,心中愤怨不已:好哇,你们都看重那个小婢女生的,而对我这个袁家嫡子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