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虚弱地抬手,示意他近前。当太子颤抖着凑近时,李瑾瑜却出人意料地将他搂入怀中。
"不,是朕错了。"皇帝的声音轻得如同叹息,"你救了朕,也救了这个帝国。"
他转向屏风后待命的张九龄和王玄策:"拟旨,朕养病期间,由太子监国。一应军政要务,皆可先行后奏。"
张九龄震惊抬头——这等于交出了实权。但当他看到皇帝坚定的眼神,只好躬身领命。
"还有,"李瑾瑜摸了摸右臂的龙纹,"销毁所有长生药方,关闭长生殿,改设'济世堂',专研惠民医方。"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如眉会高兴的。"
众人退下后,菩提流支独自留下为皇帝施针。当最后一根金针插入穴位时,老僧突然低声道:"陛下可知这龙纹为何物?"
李瑾瑜摇头。
"诅咒已化为护佑。"菩提流支意味深长地说,"祸兮福所倚。"
皇帝望向自己右臂,那龙纹在晨光中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他忽然想起真龙现世那日,脑海中闪过的《道德经》句子——
"柔弱胜刚强。"
---
东宫,夜。
太子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着监国第一日要处理的奏章。传国玉玺就放在右手边,触手可及。
"殿下还不安歇?"太子妃从屏风后转出,手中捧着一碗参汤。
太子没有接汤,而是突然问道:"那日...你原本准备的是真血吧?"
太子妃的手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殿下何出此言..."
"孤看到了你藏在袖中的银刀。"太子抬起眼,目光锐利如他父亲年轻时的模样,"为什么最后换了鸽血?"
寝殿陷入死寂。许久,太子妃放下汤碗,从怀中取出一卷手抄佛经——那是柳如眉生前赠她的《妙法莲华经》,扉页上有皇后亲笔题字:"慈悲济世,方得永安。"
"娘娘待我如亲生。"太子妃轻声道,"我...下不去手。"
太子长叹一声,将妻子揽入怀中。心中暗暗感叹,大唐几次立太子,又因多种原因废太子,他得到太子之位,一些是运气,更多的还是得到皇后柳如眉的帮助,对自己的太子妃就更如自己亲生一般。
他们没有注意到,窗外一抹金色流光转瞬即逝,如同真龙掠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