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到这里,眼神里闪过一丝追忆和感慨,语气也低沉了些许。
“想想我们打鬼子那会…那真是…战士们拿着老套筒、汉阳造,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往上冲…子弹都得数着用,一颗手榴弹都得当成宝贝…”
“那会要是能有现在这些武器,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小鬼子哪里还能在我们的土地上嚣张得起来?我们得少牺牲多少好战士啊…”
钱卫国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让原本有些躁动的王富贵和方响都沉默了下来。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强盛在这一刻交织,更加坚定了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守护这来之不易局面的决心。
王富贵深吸一口气,再次站起身,目光恢复了之前的锐利和坚定。
“好了!老黄历不翻了!命令已经下达,让小伙子们动起来!”
“告诉李振国和周海龙,给我放开手脚打!用最快速度,把我们的旗帜,插到班加罗的城头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
新的作战指令,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刚刚经历苦战、尚未好好休整的华复联军各部,再次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无数的士兵登上“猛犸”重型运兵车、缴获的阿国卡车、吉普车,混合着“玄武”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钢铁洪流。
在新得利城外分成了东西两股巨大的铁流,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向着南方的班加罗,滚滚而去!
1月24日,清晨。
冬日的阳光勉强穿透薄雾,照亮了新得利以南广袤而略显荒凉的土地。
东线,恒河平原边缘。
李振国站在防弹指挥车的车顶上,举着望远镜眺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坦原野。
他的部队,加强后齐装满员,士气高昂,已经完成了集结和编组。
庞大的车队在他身后绵延数公里,钢铁的洪流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芒。
“玄武”重型坦克庞大的身躯如同移动的堡垒,低矮而棱角分明的炮塔上,125毫米滑膛炮指向南方,带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相比于王富贵口中“更先进”的型号,此刻露面的“玄武”已然是战场上的巨无霸,其复合装甲和强大的火力足以轻松碾压阿军任何现役坦克。
“猛犸”运兵车造型彪悍,越野能力强,厚重的装甲能为车内搭载的步兵提供良好的防护。
车厢内,华军的战士们检查着手中的冲锋枪、班用机枪和火箭筒,表情严肃。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程,并非坦途。
除了自家先进的装备,队伍中还夹杂着大量缴获的阿国车辆,约制贝德卡车、米制GM卡车,甚至还有一些吉普车。
这些车辆主要用来运输弹药、燃料、食品等作战物资,以及搭载部分辅助兵力。
虽然性能参差不齐,但极大地缓解了长途奔袭的运输压力。
“报告师长!先头装甲营已出发!侦察机已经前出二十公里!”
参谋在车下大声报告。
李振国放下望远镜,沉声道。
“命令各部,按预定序列,出发!保持无线电静默,非必要不开机!”
“各单位间距拉大,注意防空!”
“是!”
引擎的轰鸣声骤然加大,如同沉睡巨兽的苏醒。
钢铁洪流开始缓缓启动,然后速度逐渐加快,沿着坑洼不平但相对宽阔的土公路,向着南方的阿格方向滚滚而去。
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原野上翻滚延伸。
机械化行军带来的高速度,使得东路大军能以每天近百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极大地压缩了阿军的反应时间。
李振国钻进指挥车,车内各种通讯屏幕和电子地图亮着。
他深知,东线看似平坦,但阿军必然会在沿途城市和交通枢纽组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