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曹氏集团核心生产车间的晨会比往常早了半小时。生产经理王磊站在车间中央,手里攥着一叠厚厚的工艺文件,脸色比窗外的阴云还要沉重。车间里,三十多名工人整齐列队,目光却大多落在文件封面上那行醒目的英文标题上 ——“H 国新月科技微型合金结构件加工工艺规范(GD&T 标准)”,不安的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都安静!” 王磊的声音打破了骚动,却压不住空气中的焦虑,“今天开始,我们正式启动新月科技和绿洲起源的订单生产。这是全新的国际标准工艺文件,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尤其是 GD&T 几何公差标注,一点都不能偏差!”
他话音刚落,人群后排就传来一声不屑的嗤笑。八级钳工张建国缓步走出队列,这位在车间干了二十五年的 “老法师”,手里把玩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卡尺,眼神里满是轻蔑:“王经理,这满篇洋文的玩意儿,你让我们怎么按要求操作?还有这什么 GD&T,我们干了一辈子,靠的是‘一看二摸三感觉’,哪用得着这么复杂的标注?”
张建国的话瞬间引发了共鸣。“就是啊王经理,这图纸我们都看不懂,怎么生产?”“以前的工艺不是好好的吗,为啥非要搞这么复杂的?”“这要是按错了,责任算谁的?” 工人们的质疑声像潮水般涌来,王磊原本准备好的解释,瞬间被淹没在嘈杂的议论中。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烦躁,从文件袋里拿出中文版工艺说明:“大家别急,这是中文版的工艺文件,每个工序都有详细说明。而且技术部会派专人现场指导,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
“指导?” 张建国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技术部那些毛头小子,连机床都没摸熟,还想指导我们?王经理,不是我们不配合,这订单要求太离谱了,±0.5 微米的公差,比头发丝还细,咱们的设备根本达不到这个精度,强行生产就是浪费材料!”
其他老工人纷纷点头附和,年轻工人则大多低着头,既不敢反驳老师傅,也不知道该如何执行新要求。王磊看着眼前僵持的局面,心里一阵无力 —— 他早就料到推行新标准会遇到阻力,却没想到第一天就陷入了僵局。
“张师傅,设备精度的问题,技术部已经做过调试,配合激光测量仪,完全能达到要求。” 王磊耐着性子解释,“而且这是公司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订单,关系到所有人的饭碗,我们必须克服困难……”
“饭碗?” 张建国冷笑一声,“要是按这标准生产,我们天天加班都完不成任务,计件工资还不够扣返工费的,这饭碗早就保不住了!”
双方僵持不下,晨会最终不欢而散。王磊无奈之下,只能让技术部先安排几台机床进行试生产,却没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上午十点,首批试生产的五十个微型合金结构件完成加工。技术部的工程师拿着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 所有部件的关键尺寸全部超差,最大误差达到了 2 微米,远超 ±0.5 微米的要求,被判定为批量不合格。